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頭條 >

國內高校最大云智算平臺上線,將為科研帶來什么變革?|全球實時

2023-06-28 21:00: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殷夢昊 張菲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6月27日,復旦大學宣布上線云上科研智算平臺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據悉,這是目前為止國內高校配置的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臺。這臺為發現和解決復雜科學問題而建的科研“超級計算機”,由復旦大學與阿里云、中國電信共同打造,以先進的公共云模式提供超千卡并行智能計算,支持千億參數的大模型訓練——這在國內高校中尚屬首例。


(資料圖片)

圖為CFFF發布現場。復旦大學供圖

CFFF平臺由面向多學科融合創新的AI for Science智能計算集群“切問”一號和面向高精尖研究的專用高性能計算集群“近思”一號兩部分組成。其中,“切問”一號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近思”一號坐落于復旦大學江灣校區。

AI(人工智能)滲透萬物的當下,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傳統科研領域正被快速且深刻地影響?;贑FFF這臺科研“超級計算機”,復旦人將創造全新的科研方法。

圖為CFFF機房。復旦大學供圖

在恒溫恒濕的復旦大學高端計算中心機房,數排一人多高的深黑色大鐵箱晝夜不停運轉。各種數據正通過網絡,奔向復旦的各個角落。

據了解,在CFFF內部測試期,復旦大學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AI3院”)漆遠教授團隊就聯合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張峰教授團隊,共同訓練出擁有45億參數的伏羲氣象大模型。

該模型能成功預報未來15天的全球天氣,預測效果在公開數據集上首次達到業界領先的ECMWF(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集合平均的水平,并且將預測速度由數值模式的小時級縮短到了3秒內。這也是CFFF上誕生的第一個科研成果。

“基于CFFF平臺的千卡并行智能計算,這樣規模的大模型只用一天就完成了訓練,這是傳統計算平臺很難做到的。”AI3院研究員李昊介紹。

張峰說,氣象數據作為長時間序列、多觀測要素的大數據,是人工智能最好的試驗場,CFFF能夠為氣象數據在存儲、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促進AI技術在大氣科學領域的研究及應用。

同樣對AI賦能基礎研究充滿期待的,還有中科院院士、計算凝聚態物理學家龔新高教授,“CFFF剛剛上線,我們一定會把它用好,讓AI在幫助基礎科學解決問題的層面上充分發揮作用?!?/p>

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說:“‘單打獨斗’已不適應大科學時代的科技創新,我們現在常提‘有組織科研’,其最大優勢就在于通過布局建設大平臺,在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領域凝聚資源,形成科研集群力量長時間持續攻關。”

和以往的大科學裝置或其他典型的科研基礎設施相比,CFFF不僅是為了解決復雜的科學問題而建造,還具有大規模、高能級的特點。

“切問”一號AI for Science計算機群面向全校提供高性能科學與工程計算服務,為重點領域提供大規模計算和存儲資源;“近思”一號專用高性能計算機群可滿足學校多學科對于高性能計算的需求,提升各學科領域對于大規模數據處理的能力。兩者共同為全校AI for Science的高性能計算提供強大的計算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CFFF上線后,復旦科研工作者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科研目標——生命科學領域,使用AI進行表型組學分析;生物制藥領域,以AI賦能制藥全流程;材料科學領域,用AI加速第一性原理的計算,并進行材料合成路徑的預測……目前,復旦大學四個校區的所有實驗設備都能高速接入CFFF平臺。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劉智攀剛剛開通了平臺賬號,正與學生們興致勃勃地研究如何用好這個新的科研工具。

2005年以來,劉智攀課題組在理論計算領域發展了一系列新方法,并開發了全局神經網絡勢函數大規模原子模擬軟件LASP,結合AI技術解決復雜催化問題。

“以前,我的研究領域叫理論化學,現在是叫理論計算化學。經過了幾十年發展,我們對計算的需求越來越大。”劉智攀說,課題組此前已購置許多計算機,也外購其他平臺的計算資源,“現在,復旦搭建了CFFF這個優質平臺,提供好的計算資源,將對我們的研究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劉智攀期待著,未來的化學研究,不用再重復做實驗,枯燥的體力活被AI取代,點點鼠標就能得出結果。

據悉,CFFF平臺將由AI3院負責保障和管理。其中,技術運營組負責平臺培訓、計算資源管理和安全運營,另有專門團隊負責算力優化以及和基礎研究團隊對接。除做好技術支撐外,AI3院還會為不熟悉AI算法的研究團隊提供架構和代碼優化服務,協同提升科研效率。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