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頭條 >

世界快播:2023 最好的愛情片誕生了

2023-06-22 22:22:52 來源:伊姐看電影
文 | 伊姐(周桂伊)

臺燈的開關被捏在一個老頭手里,機械地摁著。

一明一暗之間,鏡頭掠過他年輕時候一家四口的合影,掠過他風華正茂時拿過的榮譽,掠過他床頭的藥瓶 ……


【資料圖】

短短幾秒鐘,勾勒的是他的一生。

他叫常為戒(倪大紅 飾),現在的他,每天一睜眼,就面對監控,女兒擔心他喝酒加重甲亢結節;給自己煮早餐,要數夠十下,免得煮不熟;早上四點就醒來,孤獨,失眠倒數的孤獨。

這樣的孤獨,增加了他的憤怒,手里的麒麟鞭,就成了他發泄的方式。

沒想到,這鞭子居然引來了愛情。

陰差陽錯之下,他偶遇了在公園里撿垃圾賣廢品的如姐(惠英紅 飾),兩個人不打不相識,各種曲折后,上演了一段浪漫黃昏戀。

看了《我愛你!》才知道,原來,老年人戀愛起來才是老房子失火,一發不可收拾,比年輕人會得多!

老年人戀愛也會計較對方朋友圈點贊,會去游樂場,會玩密室逃脫,會坐摩天輪 ……

老常的生活湊合過,穿人家淘汰的粉色 Kitty 貓居家衣也不介懷。

但這樣的人戀愛了,會把廢品變成萬花筒。

和年輕人戀愛的最大不同是,老年人的戀愛是一種倒計時,因為他們離死亡太近了,愛到后面,就有了彌漫的憂傷。

《我愛你!》

老常曾經的職業是游樂園的機電維修工,他在退休后,常常回到那里,看看自己的老伙計。

他最喜歡看大象,因為亡妻曾經是大象飼養員。

電影用很多鏡頭描繪了大象的特殊和智慧——

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大象會找到一個地方,靜靜等待死亡,這就是象冢。

大象在電影里是一個意象,隱喻著 " 如何面對死亡 " 這個母題。

面對巨大的突發危機,兩個人選擇珍藏這段感情,止步不前。老常把如姐送回鄉下老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對新人正在舉行婚禮。

" 無論生老病死,疾病和貧窮,都不能把我們分開,你愿意嗎?"

而老年人對這句浪漫誓言的體感,和風華正茂、憧憬人生無限可能的年輕人的差異,恐怕是地球的兩極。

《我愛你!》的另外一對,山哥和欣姐,相濡以沫四十五年的夫妻,山哥照顧了患阿爾茨海默癥的欣姐多年。作為老夫老妻,他們的愛情呈現出責任和包容,守護和堅定,深沉和內斂。

每一次欣姐走丟,都會讓山哥愧疚得仿佛做錯事的孩子;而每一次欣姐的短暫清醒,她會記得跟山哥說的是 " 謝謝你 "。

" 無論生老病死,疾病和貧窮,都不能把我們分開,你愿意嗎?"

可惜,即便人到中年,我們依然無法真的清楚,它包含多大的殘酷和代價。

電影里還有一種老年人愛情,臨摹了 " 遺憾 "。

醫院里有一個瘋癲的老頭陳校長,常年推著一個木頭模特,那是他年輕時候深愛過,卻終 " 不可得 " 的愛人。

他 " 為愛癡狂 ",陷入瘋癲,她的愛人 " 美若仙 " 卻被家人告知,他死了。

" 美若仙 " 從此陷入某種自閉,大門不出,謝絕訪客,與鳥為伴,卻無自由。

老常目睹了陳校長難得的清醒時刻,見證他對愛人刻骨的思念,決定告訴陳校長真相。

陳校長和 " 美若仙 " 的愛情,是另一種離別半生,幸而無憾。

在韓延的鏡頭里,愛情從來不是一種情緒,他講清楚愛情發生的環境、條件和限制,這份愛情在有限中迸發的堅定,才真的動人。

韓延拍的愛情好看,因為他清楚地表達了,愛情是人生經歷的一種結果。

但如果你認為《我愛你!》只是止步于 " 愛情 ",你就真的小看了韓延的深度。

借愛情之名,他真正要展示的,是中國銀幕上從未有過的,現代老人生存困境。

有的老人,就像美若仙,可能是沒有婚姻的,她就需要找到一種共生依靠,仿佛美若仙和如姐的相互依偎。

有的老人,就像山哥和欣姐,有婚姻有孩子,但孩子的漠然,使得他們有苦難言,甚至懷疑一輩子信仰的意義。

有的老人,就像遇到如姐之前的老常,衣食無憂,但缺乏理解和關愛,生活里只有服務功能,被無限消耗。韓延甚至以山哥和欣姐愛情的悲壯和凄美,大膽地探討了 " 臨終關懷 " 這個話題。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死亡是避諱的,因此 " 臨終關懷 " 也成為了諱莫如深的存在。

但韓延通過一部電影告訴你,那是所有人,能得到的關于生命的最后的希望和安慰。

《我愛你!》里藏著各個老人的共生像,但不管老人在怎樣的處境里,有驚人相似的一點是:" 討好感 "。

老常很新潮,他出門穿著朋克,打游戲上分門清,輕松解鎖各種 app,對網絡用語信手捏來。

但再走近一點,你發現,這些技能,全部是因為服務而存在的。

會打游戲,是因為要幫孫子積分;對手機熟悉,是因為要幫孫女拍視頻;穿朋克、會比心、會網絡用語,是害怕離隔代太遠,沒有共同語言 ……

老常的孫女,她說過一句振聾發聵的話:" 爺爺,都那么努力了,還說自己不是舔狗。你什么時候能討好一下自己?"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老常,他有了一種第三視角,去觀察自己的朋友欣姐山哥和不孝兒女的關系,去洞悉 " 美若仙 " 盛名之下的孤獨,去思考什么是 " 愛自己 "………

這一切疊加,有了他鼓起勇氣跟如姐告白的經典片段—— " 你不鐘意我,我鐘意你,好了吧?"

那天晚上,他回來很晚,孫女問你去干嗎了,他回答" 討好我自己去了 "。

今天的老人大部分是 60、50 后,那一代人總把最深的感情埋在心里,一心奉獻,信仰集體主義,從沒問過自己 " 什么是我真的想要的,讓我幸福的 "。

因此,當老常最后站在如姐面前告白,才具備那么動人的力量——那是他一生都沒有得到過的最驚心動魄、也最偉大而幸福的成長。

這也是韓延拍這部電影的美好," 我愛你!" 三個字不僅僅是對他人的告白,某個意義," 我愛你!" 是一種老年人對自己的宣誓,宣誓自己再一次,鄭重地愛上了自己的人生。

這里的愛情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愛的力量變成一種救贖,也是生命抗爭的光芒。

《我愛你!》并不是一個很悲情的電影,相反,在觀影過程中,常常被逗笑,被老年人特有的生存智慧、交流方式逗笑,被老常和如姐戀愛前的斗智斗勇逗笑,被老常和如姐 " 浪跡天涯同撿破爛 " 的奇葩戀愛方式逗笑。

好的文藝作品,永遠符合真善美三個原則,真實地反應殘酷困境,善意地表達解決方向,最后,讓人感受到希望和意義,這兩個詞語包含了生命所有的審美。

韓延做到了。

韓延從生命三部曲到《我愛你!》,在我看來,一直都在關注中國大銀幕乃至現實里,最回避的話題,講述這個時代生命的樂觀和動人,他用一種讓你又哭又笑的方式,最后是為了溫柔地告訴大家——

" 別怕。"

我從他的作品中,真的感受到一個導演對生命深深的悲憫和敬畏,那種渡人渡己的佛心。

《我愛你!》是暑假檔里難得的,讓你哭得不廉價,笑得不淺薄的好電影,進電影院看看吧,關于愛情和生命最體面的樣子,都在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