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自開展美麗庭院建設工作以來,臺江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新鄉賢的力量,以“籌智、籌資、籌治”工作方法引導鄉賢力量助力美麗庭院建設,用共建共享解決鄉村振興難題。
共商籌智,匯聚建設“金點子”。聚焦美麗庭院建設目標任務,凝聚鄉賢智慧和力量,組織鄉賢人士與普通群眾共同召開民情懇談會議,讓鄉賢人士與普通群眾共話“家?!薄⒐仓\發展,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方召鎮向陽村通過協商議事確定了以蜜本南瓜為主要種植物的庭院經濟發展模式,截至目前,該村動員260余戶農戶種植蜜本南瓜4萬余株,預計帶動村民生產經營性收入提高31%。
共建籌資,撬動發展“金杠桿”。深挖在外鄉賢資源,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引導鄉賢返鄉投資建設,促進“以鄉招資”“以情招資”,打造引資投資“強磁場”,激發庭院經濟發展新動能。老屯鄉鄉賢唐飛揚返鄉創辦貴州苗人匠心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在長灘村設立手工藝品制作工坊,為該村量身定制文創產品、農產品大禮包;在望虎屯村開設藍靛生產基地、植物染染坊,同時開發大量的植物染及刺繡周邊文創產品,帶動老屯鄉群眾發展苗族工藝品等加工作坊庭院181戶,進一步促進文化元素與美麗庭院建設融合,將傳統文化發展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共管籌治,掌握長效“金鑰匙”。鼓勵鄉賢加入鄉村基層治理體系,將美麗庭院建設融進基層治理工作中,形成鄉村庭院美化行動“日巡查、周通報、月評比”長效工作機制,對實施效果好的示范戶進行宣傳表揚、授牌,不斷激發村民比拼意識,帶動村民爭當美麗鄉村建設的主人翁。今年以來,臺拱街道紅陽村退休干部、在職干部和致富能人等60余人出資、出力建立“紅陽村美麗庭院鄉賢基金”,組織鄉賢參與和美鄉村“四大行動”行動,協助村“兩委”成功化解矛盾糾紛3起,拆除私搭亂建10處,開展美麗庭院示范戶評比表彰活動2次,共表彰獎勵3戶,進一步淳化農村社會風氣,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來源 縣鄉村振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