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
2、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3、歷史十三經是由漢朝的五經逐漸發展而來的,最終形成于南宋。
4、漢朝:五經主條目:五經漢朝時,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立于學官。
5、唐朝:九經唐朝時,《春秋》分為“三傳”,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禮經》分為“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
6、這六部書再加上《易》、《書》、《詩》,并稱為“九經”,也立于學官,用于開科取士。
7、晚唐:十二經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內容除了“九經”之外,還加上了《論語》、《爾雅》、《孝經》。
8、五代:十一經(收入《孟子》)五代十國時后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爾雅》。
9、南宋:十三經正式形成南宋時《孟子》正式成為“經”,和《論語》、《爾雅》、《孝經》一起,加上原來的“九經”,構成“十三經”。
相信通過十三經是什么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