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關注 >

蔬果飄香促增收,非遺文化添活力,來金匯這個村品農家幸福滋味!

2023-06-28 07:09:17 來源:百度新聞

和煦微風吹遍鄉野

飄來稻香、果香


【資料圖】

還有土灶上的飯菜香……

走進金匯鎮的這個村莊

你不僅可以體驗農家樂趣

還能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是金匯鎮南陳村

近年來,南陳村搶抓機遇,發揮優勢,穩中求進,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村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展開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

南陳村位于金匯鎮東南部,北靠明星村,南與青村鎮陶宅村接壤,西與百曲村隔河相望,東至北丁村,沿錢公路、西星港南北貫穿全村。全村總面積3.5平方公里,共有18個村民小組,本地農戶683戶,戶籍人口2238人,來滬人員1420人。村域內農、林、路、河、塘、宅布局合理,共有耕地面積3122畝。

特色農產品鼓起農民“錢袋子”

春光明媚,華日農莊內的繽紛小番茄綴滿了枝頭,吸引許多游客前往采摘;秋高氣爽,大片的“美谷2號”稻田呈現金黃的美麗景象……南陳村充分挖掘本村的“金匯十二味”,以水稻輪作、蔬菜種植和魚類、蝦類養殖等,結合果蔬采摘,不斷實現多產融合的發展態勢,形成自己的優質化、品牌化農產品。

同時,南陳村發揮資源優勢,確立“興菜富民”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充分發揮農產品的價值,村內現有上海華日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上海全谷農業專業合作社、上海若意糧食專業合作社等多家合作社,水稻耕種面積超千畝,能夠實現水稻、蔬菜和水果的自產自銷,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抓好非遺傳承,豐富全村文化底蘊

在南陳村,有一家遠近聞名的“翰林木藝博物館”,館內雕刻作品技藝精湛,由海派紅木小件藝術傳承企業——上海翰林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打造。通過保護和挖掘鄉村特色文化,如今的南陳村既體現傳統之美,又煥發出新的活力。

尤其是館內所陳列的一些紅木瓜果桃盒小件,這一小件制作技藝已被評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精巧雅致的木藝作品、濃郁的紅木香氣,都讓南陳村呈現出深厚的非遺文化氛圍。

南陳村開展“勞動慶豐收·曬出幸福味”之“金匯十二味”趣味藍曬科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不僅如此,南陳村還充分結合傳統節慶及金匯特色品牌,發揮文化骨干和群體作用,依托睦鄰四堂間、生活驛站、微公園等公共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快形成“一村一特色”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品牌。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生活品質全面提升

南陳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打造兼具傳統鄉土文化特色與現代化生活生產功能的高品質鄉村環境空間。村里有一處法治微公園,園內配備休閑步道和運動器材,可供村民日常的閑暇散步。與此同時,道路也愈加寬闊平整,實現主要道路的路燈全覆蓋,安裝監控探頭,大大滿足了村民的出行需求,提升全村的安全感。

不僅如此,南陳村持續推進生態治理,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改善農村水體及人居環境,不斷描繪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美麗生態畫卷。當前,村內1條區級河道、2條鎮級河道、51條村級河道縱橫交錯,總長達21.5公里。

推進鄉風文明,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在浦東抗日游擊支隊支隊長朱亞明所著的《我與浦東抗日游擊戰》一書中,曾記錄了不少南陳村村民救助抗日戰士的故事,前些年,村里更是出現了一位勇救落水老人的陸才章。南陳村將這份淳樸民風不斷傳承發揚,持續推進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提高全村域文明程度。

南陳村通過將“簡化紅白事”“文明祭掃”“愛護環境”“保護耕地”等與村民息息相關的事情納入《村規民約》,組織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崇尚良好家風,弘揚傳統美德,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村民們在睦鄰四堂間制作本地美食——走油肉

春雨過后,村民往自家竹林里挖幾棵筍子做上一頓竹筍燒麥;寒冬到來,肥而不膩的走油肉成了村民最愛的本地美食……在南陳村的睦鄰四堂間里,大家總愛圍坐一團,一起制作并享用佳肴。在這里,既能嘗到美味,也讓鄰里情誼愈加深厚。

“我們村跟以前比變化很大的,現在路寬了,河道干凈了,活動室都造起來了,環境越來越好,大家生活過得特別開心!”一位村民高興地說。如今,南陳村的日子正越過越紅火,越過越幸福。

蔬果飄香促增收

非遺文化添活力

讓鄉村美起來,村民富起來

歡迎大家來南陳村

品農家幸福滋味!

報送:金匯鎮

編輯:凌姍珊

上觀號作者:上海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