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存儲健康細胞以備治療疾病之需?”“千萬級深低溫樣本存儲細胞庫長什么樣?”6月25日下午,由浦東新區科經委和浦東新區教育局聯合主辦的“奇思妙旅”-2023年浦東新區科普研學活動在原能新生細胞生命科普館正式啟動,浦東中小學生將經歷一段段“深度科技游”。
記者從活動上獲悉,2023年“奇思妙旅”科普研學預計開展75場線下研學活動,將惠及約3000名浦東中小學生,同時開展線上科普行,通過云直播形式云游科普基地,并通過云課堂等形式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科普研學活動中來。同時,“奇思妙旅”將進一步完善科普研學活動的標準化體系,嚴格把控安全、基地、導師、課程每一環節。
【資料圖】
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系統部署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支撐服務一體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浦東從2021年開始,率先啟動“科普研學”活動,積極發揮科技創新資源集聚的優勢,有效支持學校開展科學普及工作。
“聚焦自然環保、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將浦東‘科創主陣地、創新科普課件、配套實踐課程’融合成一條條主題鮮明的科普研學路線。通過兩年的研學活動,共計70多所學校4000多名學生參與線下研學。”浦東科經委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處處長魏軍娜表示,“希望聚集社會各方力量,今后通過幾年的共同努力,覆蓋全區的中小學校,讓更多的青少年參加科普實踐活動,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鼓勵青少年勇于創新創造,培養一批又一批科技后備人才。”
據悉,2023年浦東繼續開展“奇思妙旅”青少年科普研學活動,活動設計了“地球家園”“生命奧秘”“智慧未來”三大主題。地球家園,旨在探索自然資源、解密生態環保,該路線將串聯金海濕地科普館等多家基地開展生態環保之旅;生命奧秘,旨在讓學生感受神奇的生命科學和了解傳統與現代醫學的奧秘,該路線將串聯原能新生細胞生命科普館等多家醫學相關場館開展生命探索之旅;智慧未來,旨在體驗人工智能與科創產業的魔力,該路線將串聯上海集成電路科技館等多家場館,啟動智慧探索的密鑰。
當天,參與科普研學活動的浦東實驗小學學生開啟了首場“生命奧秘”的探秘之旅,在原能新生細胞生命科普館內,參觀了5g無人值守全自動細胞庫等。該庫獨創的設計能讓細胞始終處于深低溫狀態,這種溫度對人來說太冷,卻是細胞休眠的最佳溫度。
“全自動超低溫下的細胞存儲設備非常自動化,通過這次研學活動我了解到可以在年輕時把健康細胞存儲下來。現場的實地參觀讓我對細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對科學更感興趣了。”浦東新區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史竟雯說。
作為浦東科普基地之一,原能新生細胞生命科普館自2019年開館以來,已經接待了1萬多名青少年,3000多平方米的展廳讓中小學生深度了解了細胞產業相關知識。“細胞醫學是生物醫藥領域中比較前沿的,對于青少年來說,在這里他們可以近距離觀察全自動化細胞庫等頂尖設備,希望能激發他們對探究細胞科學的熱情。”原能細胞工業旅游部負責人于嘉誠表示。
啟動儀式上,開能環保水處理技術科普基地等5家單位被授予“2022年度浦東新區科普研學優秀基地”稱號;上海集成電路科技館郭俊鈺等5位科普老師被評為“2022年度浦東新區科普研學優秀研學導師”。在“雙創少年說”主題演講活動、區課文誦讀大賽、語言文化素養大賽中的優秀獲獎選手被推薦成為浦東新區學生講解團的第一批講解員。
自2021年起就積極參與浦東科普研學的上海有機生態農業科普基地今年將繼續推出“敲出你的自然色”等特色活動,“低年級的同學可以親手制作敲染布袋,高年級的同學可以深入了解植物染色的原理等。”基地科普講解員曹書霞介紹道。
據悉,經過兩年的探索和實踐,浦東研學活動已發動了50多家單位積極參與,設計了30多條主題線路,制作了50多套課程課件,培養了40多名研學導師,共計70多所學校4000多名學生參與線下研學,通過暢游行走課堂,掌握創新思維,讓孩子們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旅有所感、行有所成。同時,通過直播和云課堂,有10多萬名學生在線學習科普知識。
責任編輯 徐玲
文字 楊珍瑩
來源 浦東發布
上觀號作者:浦東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