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戰國時期的名將,小編最為喜歡的就是殺神白起了。白起戎馬一生,為秦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就是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的戰神,最后卻落得個被逼死的下場。而逼死他的這個人,他僅用了9個字就兵不血刃的殺了白起,可謂是古代厚黑學的巔峰代表。
關于厚黑學,就是臉厚如城墻,心黑如煤炭,但這只是厚黑學的最低層境界,而最高層就理解就是無形無色無孔不入。而且厚黑學發揮到巔峰的這種人就是范雎。范雎是秦國的宰相,自然很有政治嗅覺和軍事謀略。范雎小時候的生活非常的窮苦的,但是他卻胸懷大志,開始的時候他是魏國大幅的幕僚,但是卻被懷疑通敵叛國。
(相關資料圖)
范雎無奈之下只好逃走,到了秦昭王的帳下。這個時候他就提出了一個秦國爭霸的策略,就是遠交近攻。這條計謀,后來也被秦始皇采用,最終成功的征服了六國。而范雎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口才深受秦昭王的重用,并且為其加強了皇權。
所以秦昭王就封范雎為相。而范雎此人也是一個睚眥必報之人,他在成為了秦國的宰相之后,自然要報復那個曾經陷害他的魏國大夫須賈。這樣看來范雎雖然很有謀略,卻是一個不擇手段的狡詐之人。
自古以來文臣和武將都是處于對立的。而范雎作為一個文臣,自然跟武將白棋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最初的時候,兩人因為職能不同所以各不相干,后來在長平之戰爆發的時候,秦王就派出白起出征攻打趙國,當時范雎就用一個反間計成功的成功的將廉頗弄下臺,而對于沒有什么實戰經驗的趙括。
所以才使得白起能夠如此順利的打敗趙國,才有了后來的坑殺40萬趙軍的事。而白起在長平之戰大勝之后,自然也是功勛卓著受到了秦昭王的賞賜,但是此時范雎就開始心里不平衡起來,因為主意是他出的,卻被白起搶了他的功勞。他自然就開始報復白起了。
當時范雎在長平之戰勝利之后,就慫恿秦昭王乘勝追擊一舉滅了趙國。但是,白起深知長平之戰雖然勝利了,但是也使得秦國的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白起就拒絕了秦昭王的這個命令。
秦昭王看到白起,竟然違抗自己的命令,再加上范雎說白起仗著自己功勞高囂張的話,秦昭王對白起漸漸生出了猜疑之心。后來在趙國拒絕割地投降,而是聯合齊國對抗秦國的時候,秦昭王就再次命令白起起兵征討趙齊兩國。
但是白起認為如果此時出征必定會帶來嚴重的損失,所以就再次拒絕了秦昭王的命令。當時秦昭王心想,既然你白起不愿意,那我手上還有其他大將,所以就派其他人去攻打邯鄲,但是卻傷亡慘重。
這時候秦昭王第三次啟用白起,但是白起卻第三次拒絕了秦昭王的命令。這個時候秦昭王徹底惱怒,所以就剝奪了白起的一切爵位,將他趕出了咸陽。白起出咸陽的時候,行路非常的緩慢,秦昭王覺得奇怪就問范雎為何白起這么磨蹭?
這個時候范雎回答了九個字,徹底逼死了白起,他說的9個字就是: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意思就是說,白起內心里非常的不滿,心中頗有怨言。秦昭王因為白起的三此不從命令已經有所惱怒了,再聽到范雎說的這九個字終于下了殺心。
他馬上就將自己的佩劍給了白起,意思就是說讓白起自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白起在接到秦昭王的佩劍的時候。內心非常的悲憤,向天大喊心中的遠去。就這樣白棋在范雎的一步步算計之下,最后自盡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