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頻道 >

從“火熱”到“閑置” 街頭的核酸采樣亭何去何從?-觀速訊

2023-06-25 12:36:15 來源:黑龍江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黑龍江網訊(記者 賈博 王可欣)自2023年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降級成“乙類乙管”之后,全民核酸已經成為歷史。在全民核酸采集的特殊時期里,核酸采樣亭遍布大街小巷,如今已經人去亭空。當全民核酸的浪潮退去,等待著那些“應運而生”的核酸采樣亭的結局會是什么呢?近日,黑龍江網記者對哈爾濱市部分區域的核酸采樣亭進行了走訪。

核酸采樣亭“人去樓空” 多數閑置無人問津

6月21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道里區通達街的共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里有一座核酸采樣室,記者看到該采樣室大門緊鎖,據周邊居民介紹,這里已經停用很久了。類似臨時搭建的核酸采樣點,記者在安發橋街與撫順街口也看到一個,其與一個早餐亭毗鄰,也是處于閑置狀態,窗戶全部被擋住,看不到里面的情況。

共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核酸采樣亭

安發橋街與撫順街口核酸采樣亭

這類采集點在小區里面數量也很多。家住南崗區魯商·松江新城的張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小區內也有一個臨時搭建的核酸采樣亭閑置著。記者在該小區看到,這個核酸采樣亭處于小區一角,亭內擺放著幾張桌子、椅子和垃圾桶。據小區居民介紹,這個采集亭是臨時搭建的,但是核酸采集大規模取消后,這里并沒有拆除,而是一直閑置著。“完全沒有作用,還擺放在小區里洋房區內,有些不搭調了。”不少居民如此表示。“特殊時期特殊處理可以理解,但現在就這么像垃圾一樣扔在這里,確實不妥。”

魯商·松江新城采樣點

此外,從2022年6月開始,可移動式核酸采樣工作站陸續出現在哈爾濱街頭,到當年9月初全市基本實現全覆蓋。這種“核酸采樣小屋”配備新風過濾系統、空調、對講機、紫外線消毒燈,底下安裝滑輪,方便移動,類似于移動板房。公開信息顯示,各種移動式核酸采樣工作站的政府招標采購價在2萬元至5萬元不等。但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如今這類工作站大都閑置著。

哈藥路與民安街小廣場移動式核酸采樣工作站

健康路移動式核酸采樣工作站

經過走訪調查,記者分別在哈西大街、健康路、哈藥路與民安街小廣場、尚志大街與西八道街交口、兆麟街與工廠街交口等地都看到這種可移動式核酸采樣工作站。這些工作站都位于小區集中或人流密集的區域,里面的設施也是最齊全的,但是這些閑置的工作站中很多物品也沒有撤除,記者看到里面有殘留的核酸檢測棉棒、試劑盒、一次性手套,甚至在哈西大街的采樣亭中還有一個電暖器。

移動式核酸采樣工作站里面堆滿雜物

“如今這些價值不菲的采樣工作站就這樣‘吃灰’了,時間再久一點可能就廢棄了,實在是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有關部門在非特殊時期也要讓其物盡其用。”市民們紛紛表示。

核酸采樣亭“再就業” 全國多地如此做

其實,目前全國各地都面臨著核酸采樣亭“再就業”的問題。有統計稱,2022年5月,僅僅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的核酸采樣點數量,最多的時候就達到3萬個左右。

除了政府采購和建設外,還有不少投資者和檢測機構采購采樣亭并投入使用,如今這類閑置采樣亭被很多商家掛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價格在八百元到一萬余元不等。

二手交易平臺的核酸采樣亭

各地政府也紛紛拿出相關辦法,讓核酸采樣亭不再閑置。在北京,不少社區將核酸采樣亭進行改造,有的變成暖心驛站,有的變成創城宣傳亭、學雷鋒志愿者崗亭,還有的變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宣傳屋;在杭州,170多個采樣亭被改造成“亞運青年V站”,為民眾提供地圖、觀光手冊甚至奶茶,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的學生更是將采樣亭變成文創小屋;在蘇州,率先將部分核酸采樣亭改造為“發熱診療站”之后,又改造成春節市集攤位,出售特產和當地小吃;天津一企業更是478萬接手266個核酸采樣亭,將改造成便民服務點,提供早餐、理發等服務……

可以看到,環衛工人的暖心小屋,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的“騎士加油站”,對外經營的咖啡屋,可以補衣服、修鞋拉鏈的便民工坊,漂流書屋、自習室……核酸采樣亭華麗轉身后的品類各式各樣。

據記者了解,哈爾濱的核酸采樣亭也經歷了幾次轉型。在2022年年底,不少核酸采樣亭“變身”發熱門診、藥店等。今年“乙類乙管”后,道里區將部分閑置的核酸采樣亭被改造成環衛工愛心小屋,屋內配備了桌椅、餐具、飲水機、應急藥箱等用品,真正使之成為環衛工人納涼取暖、燒水熱飯的“街頭之家”。

在道外區,也出現了一條以核酸采樣亭改造的小吃街。6月19日,記者來到位于哈爾濱市道外區的江月雅集。一個個白色的亭子貫穿了整條街,燒烤海鮮冰淇淋等各式小吃齊聚,來往的食客絡繹不絕。“這就是以前的核酸亭,利用上了。”一位賣飾品的店主說。自己來這個攤位已經一個多月了,通常下午三四點左右開始營業,晚上左右收工。而對于有的小吃攤位,則會營業到十點或者更晚。

道外區的江月雅集

核酸采樣亭“轉型” 是一道城市管理考題

過去三年,核酸采樣亭作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支撐保障,發揮了巨大作用,目前常態化核酸檢測已經停止,完成了歷史使命的核酸采樣亭是時候退出人們的視線了。

如何有序退出?如何完成“轉型”?是留給人們的一道題目。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各個街道辦和基層社區對于核酸采樣亭的去留無法做主,“需要聽區政府或者區里衛健部門的。”這是很多社區工作人員的答復。也有很多市民表示:“如今我們常說智慧城市建設,這個小小的核酸采樣亭完全可以成為其一部分,無論是醫療、交通、安保等方面,同時加上地理位置的分布,都可以承擔一些職能。”

簡單粗暴的拆除或者搬離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案,但也是最不經濟的一種方案。那么盤活仍處于閑置狀態的核酸檢測亭,如何統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物盡其用”,著實考驗著一座城市的管理智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