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的女人們,把面龐藏在頭盔下,把蝴蝶結系在頭盔上,穿梭奔忙在縣城里新開的奶茶店、郊區的民宿以及房車營地之間,努力經營著人生。
她們,是中國無數縣城女性實踐獨立與自由的真實樣本。
本文轉載于“看客inSight” 文 | 易一 編輯 | 從語、 田鄢怡沙漠邊緣的蝴蝶結
(相關資料圖)
婼的意思是不順從
在漢字簡化以前,“若羌”寫作“婼羌”,取自以“女若”為首領的一個羌族部落,據《漢書·西域傳》記載,這是一個女人當政的部落。 翻開字典,“婼”的其一釋義是“不順從”。這些史書上的碎片,掉落在今天的若羌,和奔忙的女性們呈現出一種奇妙的熨帖,或許是巧合,但更多是這片土地上女性亙古以來的韌性。 今年32歲的羅琴,已經成為了若羌縣騎手們的外賣站長。她招募了很多女性加入自己的團隊,她們也從來沒讓她失望過。“實習期之后女騎手一般很少跟我打電話,說遇到問題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的。” 當前,若羌縣有二十幾名美團外賣騎手,其中三分之一是女性。“可以說,除了外賣員阿姨,我們還有外賣員姐姐和妹妹。”羅琴介紹說。她的站點里,最年輕的女騎手是00后,寶媽騎手也有5人,本地騎手排行榜上,送單量最多的頭兩名也是女性。圖 | 95后姑娘董昱彤(左一)在沙漠邊緣送外賣,月入1.5萬元。攝影:施安
在若羌縣,只要稍微努力,當騎手的收入至少是服務員的兩倍。生于1996年的姑娘董昱彤被騎手們稱為“神姐”、“大神”,她是全縣賺得最多的騎手,靠送外賣月入1.5萬元,數倍于當地平均工資,超越當地所有男騎手成為“單王”。 騎手的新工作讓董昱彤一年收入接近20萬,而若羌縣的房價是3000多元/平,這個全心全意鋪在事業上的姑娘正計劃著,把買房提上日程。 交通環境改善后,暑期旅游旺季,大批游客來若羌縣,探訪神秘的樓蘭烽燧和古城遺址、在沙漠綠洲臺特瑪湖邊看水鳥飛翔,帶動當地線上線下訂單量高速增長。美團數據顯示,新疆巴州暑期住宿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490%,遠超疫情之前。僅2023年前5個月,“若羌縣”整體搜索量年同比上漲588%。 圖 |越來越多小店在若羌縣城里開了起來。攝影:施安 這樣的景象,放在十年前是難以想象的。一直以來,若羌被看作是新疆游的休整之地,對游客而言,吃喝玩樂等配套都不甚完備,只是一處不必久留的中轉站。用當地人的話來說,若羌的荒,是“一個馕滾全城,一個喇叭全縣聽。” 鏡頭拉遠,和若鐵路的通車,使居民從南疆出疆的距離縮短了1000多公里;而看向近處,這條“大路”更為當地女性爭取更好生活開辟了一條新路——鐵路通了、新店開了、游客來了、訂單多了。 作為若羌女性騎手的“前輩”,羅琴十分看好這份工作的前景:“錢我們女生能賺,娃兒女生能帶,房女生也能買,我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過上想要的生活。”圖 | 米蘭河水庫的水源是阿爾金山的冰川融水,所處無人區,水面呈現出澄澈的藍色。攝影:施安
為了發展旅游業,當地傳說,《西游記》中女兒國所在地正是若羌縣米蘭鎮,米蘭河水庫就是傳說中女兒國的護城河——子母河。 這部名著中,子母河帶有的神話色彩頗豐,最典型的寓意就是生命起源。但在今天的若羌,女性們托出一個新的事實:女性的價值,并不僅在于家庭與婚姻。更多“她們”,在向上生長
從若羌縣境內的羅布泊往南行,沙漠景觀就變成了雪域高原。 這里是平均海拔達4127米的色達縣,藏族姑娘甲熱是當地僅有的7名外賣員之一,也是色達第一名女騎手。“剛開始家里人不同意我送外賣,覺著對女孩子來說太辛苦了。”甲熱說,按照當地傳統,女性大多要待在家中操持家務。她原本是在菜市場幫父親賣酥油,抹不開面子叫賣,收入微薄。 隨著城區道路修繕,游客和訂單一起多了起來。每個月多則上萬、少則五六千元的收入,讓甲熱不必像最開始那樣,在路上跑單遇到父親時會露出難堪的表情。 甲熱還說,入冬后,會有狼下山找吃的,他們不止一次在街上遇到過,夜里路上沒人,就開大燈滴著喇叭在狼身后驅逐,直到狼跑出城,一溜煙消失在城邊的山坡上。說這些話的時候,甲熱語氣平和但堅定,仿佛趕狼不過是像趕走一群在農村馬路上啄米的小雞。 成為騎手后,甲熱不再被困在從家到菜市場的兩點一線。在色達城邊,她時常能看到成群牦牛走到公路上,堵住路,甲熱開玩笑,“我們遇到堵牛也不敢往前,也不知道誰比較貴。” 圖 | 藏族姑娘甲熱在色達草原配送超市的外賣訂單。攝影:雷宇 無論是羅琴還是甲熱,許多“跑外賣”的基層女性仍在探尋這份工作在“搞錢”之外的意義,它們包括,不與社會脫節、尊嚴感、存在感,甚至是“家里丈夫和公婆太吵,圖個清凈”。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在大連跑單的女騎手。 宋萱是大專學歷,上份工作是做了3個月的銷售。三十二歲未婚未育,讓她淪為被淘汰時的第一梯隊,外賣這份工作在她最艱難的時候提供了一種被一視同仁的感受。 去年冬天,草莓塔這款甜品很火,宋萱送出了很多單,但一直不知道什么味道。陽歷生日那天,她也買了一個送給自己。“看來華而不實的東西,有時候還真能給人快樂。”宋萱捧著手中的草莓塔嘗了一口說。 這些真實的故事讓我們重新審視騎手這份職業在廣大非一線城市的價值。目前,中國共有1301個縣,許多地區并非制造業起家,無法像福建、浙江等地的村鎮靠著產業集群解決大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圖 | 女騎手從業原因中,“自由”是關鍵詞 。圖為廣州海珠區某城中村菜市場里的女人們。攝影:易一 這些散落在內陸的縣城,更多是依賴于本地零售的細水長流以及交通、旅游等契機,來階段性地打開窗口。 在下沉市場,騎手職業的收入優勢和當地同類型崗位相比更加明顯。《2022年美團騎手權益保障社會責任報告》顯示,2022年有624萬名騎手在平臺獲得收入,其中,81.6%是來自縣域鄉村地區的農村轉移勞動力,28萬人來自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縣城騎手隊伍中出現了更高的女性比例,這也意味著,這些地方的女性正在有限的空間里努力爭取著向上的機會,抓住經濟發展釋放的各種新職業,為“獲得獨立”尋覓另一種可能性。獨立的另一種詮釋
已故的金斯伯格大法官曾經說過:男女平等的本質,是女性要成為自己人生的決策者。在爭取女性平等權益的道路上,她為很多人樹立了榜樣。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一座風卷黃沙的西北小縣城里,雖然“女性主義”還不是一個常見的詞,卻涌現了不少像女騎手羅琴、董昱彤這樣的獨立女性,她們通過職業選擇,為自己爭取到自由的人生。 她們正在成為一股力量。 伴隨著本地零售的蓬勃發展,本地消費市場被進一步盤活,包括外賣騎手在內的許多工作在各個縣城興起。隨著交通環境改善,2022年前三季度,若羌經濟增速位列巴州第一位。對于在小縣城生活的女性來說,新的契機不再在“遠方”,而是回歸“附近”。 圖 | “蝴蝶結”出現在馬路、景區、沙漠,記錄著“羅琴們”不斷向前的人生。攝影:施安 成為站長后,羅琴添置了新車,帶娃自駕到甘肅蘭州、重慶旅游,她還計劃去上海迪斯尼、北京天安門看看。 還有那個拯救重慶山火的“蝴蝶結騎手”故事,羅琴曾經講給過很多好奇的游客聽。但今天,她更愿意講述自己在這里不斷向上生長的故事,“我們都是騎手,只是戰斗的領域不同。” 回頭看,無垠的沙漠,也是無垠的自由。在大時代下,每一個小人物都值得被看見,每一個小人物都不普通。
我們關注每一個垂直行業的參與者、親歷者,
將視角切換到這些參與到時代變遷、企業進化的人群身上,
通過更專業細膩的筆觸,讓更多人看見更多人。
先后榮獲
2021年百度百家號優質成長力作者
2021年度鳳凰新聞大風號影響力TOP50作者
2021年度網易新聞網易號年度影響力作者
2020年度鈦媒體年度十大作者
2020年度騰訊新聞企鵝號優秀內容合作伙伴
2020年度ZAKER影響力排行榜最有價值作者
……
如您有合適的作品,可將稿件直接發給fangyuanjing2019@163.com
稿件一經采用發布,即刻支付稿費。
更 多 精 彩 閱 讀職場故事 年輕人洞察 產業一線故事
||||
||||
||||
|||
||||
||||
||||
||||
往 期 推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