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關注 >

天天觀速訊丨上海16區?未來產業簡評? 金山區:科創灣區嶄露頭角,轉型步伐還需加快

2023-06-22 22:08:48 來源:中新網上海??

(編注:該文為澎湃科技與上海中創產業創新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搶占未來產業”系列報道之一,原文首發于澎湃新聞)當下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各國都在積極孕育孵化代表新興科技方向、引領產業升級發展的未來產業,搶占競爭制高點。

關于未來,充滿著種種可能,何種產業才能堪稱未來產業?如何才能為在這場關于未來的競爭中搶占先機?澎湃科技聯合上海中創未來產業研究院特推出“搶占未來產業”專題報道。

自2022年9月上海發布《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 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后,上海各區縣也在快馬加鞭全面推動未來產業落子布局。未來產業的發展要依托于現有基礎,那么各區縣都具有哪些先行優勢,又存在哪些有待加強的短板,本篇以上海金山區為例,剖析該區在發展未來產業的強與弱,以及推動未來產業發展的路徑。


(資料圖)

金山曾是上海傳統化工的重鎮,如今是南北轉型戰略的重要區域之一。依托上海化工區和上海石化兩大化工基地、兩個市級產業基地、市區兩級的特色產業園以及服務業承載空間,金山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正從“化工老區”向“上海灣區”大步邁進。聚焦存量“煥新”、增量“換乘”,化工產業向精細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發展,碳谷綠灣產業園成為上海產業園區“二轉二”整體轉型的重點園區;新材料、智能裝備、生命健康和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集群蓬勃發展。未來,仍需持續塑造南轉型的核心名片,加快培育未來產業新優勢。

新興動能領域加快塑造特色名片

1、材料優勢特色突出

金山二工區

金山區是全國七大化工產業基地之一,擁有較為完整的化工產業鏈,涵蓋煉油、基礎化工和精細化工等領域,總產值突破千億元。近年來,金山大力推進綠色高端化工產業發展,積極培育新材料產業,與上海化工區和上海石化兩大化工基地共同推動碳谷綠灣產業園“綠色升級”。新材料產業發展初具規模,“金山區纖維材料產業集群”成功入圍國家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碳谷綠灣產業園是上海市26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重點發展碳纖維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高分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領域。目前,園區內集聚了巴斯夫、亨斯邁、科萊恩等全球領先的化工企業,以聯樂化工、新旺科技、庫貝化學為代表的新材料企業數量占比超80%。產業創新能力加快提升,復旦大學碳纖維研究院已具備復合材料工藝研發、零件試制和性能測試等服務能力,并與東華大學、上海石化等組成創新研發聯合體。中天科盛突破了脂肪族聚氨酯彈性體原材料“卡脖子”的問題。

2、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

上海灣區生物醫藥港

金山生物醫藥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全區實現生物醫藥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150億元,位列郊區第二。灣區生物醫藥港作為5個市級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之一,聚焦生物制劑、細胞產業、精準醫學等細分領域,建設了“金創園”、“金準園”、“金工園”。目前,匯集了以科濟生物、恒潤達生等企業為代表的CAR-T細胞企業,其中科濟生物在全國CAR-T細胞企業中排名第一,擁有中國首個獲得藥品生產許可證的CAR-T細胞商業化生產基地;依托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引入了青賽生物、復星凱茂、東富龍等疫苗產業上下游的領軍企業。深化“研發在張江、制造在金山”合作機制,灣區生物醫藥港與張江科學城緊密聯動,合作設立了張江金山生物醫藥園。在公共服務平臺方面,引進了南模生物、上海實驗動物中心、西普爾必凱等一系列模式動物試驗平臺。在校企合作方面,與復旦大學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等多所院校建立長效引才機制,并在上海中僑大學開設生物制藥技術專業。

3、無人機產業蓄勢起飛

華東無人機基地

依托華東無人機基地,金山已初步構建了“一基地七中心”的無人機產業生態,涵蓋研發制造、適航檢測、飛行服務、展示交易等一系列環節,金山無人機產業擦亮“上海制造”的一張閃亮名片。如今,華東無人機基地已累計引進各類研發制造型、應用服務型、研發測試型無人機企業40余家,代表性企業有峰飛航空、中信海直、如意航空、翰動浩翔等。作為全市唯一的無人機特色產業園區、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基地積極推進適航審定技術研究與海島間低空物流運輸商業化探索,創下多個國內“首次”,例如完成我國首次使用eVTOL無人駕駛飛行器進行超長距離海島場景物流運輸的實踐。同時,金山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無人機產業發展“十八條”政策,設立無人機產業專項資金。

4、科創灣區嶄露頭角

上海灣區科創中心成功創建市級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基地

金山以上海灣區科創中心為核心,集聚創新要素,搭建科創平臺,激活區域發展新動能。產業集聚度不斷顯現,上海灣區科創中心是“上海灣區”城市品牌的策源地,圍繞發展生命健康、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成功創建市級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基地,阿里云、中經云、紅星云等一批優質項目相繼落戶,去年基地的軟信業收入占比高達70%。科創主體集聚度不斷提升,作為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上海灣區科創中心擁有近3000家企業,其中科技型企業近百家,吸引了匯馬醫療、天徵聚合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入駐。創新平臺加快聯動,上海灣區科創中心與多所知名高校機深度合作,搭建了中國科技開發院上海灣區創新基地、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灣區科創產業園、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上海灣區聯合研究與轉化中心等平臺。

南轉型還需提速,顯示度有待增強

作為全市南北轉型的重鎮,金山區承載著重要的使命,當然也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從轉型進度來看,整體的顯示度還不夠明顯,還尚未完全顛覆大家對金山“化工城”的總體印象和定位,面向未來的轉型仍需加速和提升顯示度。

1、化工優勢的延伸、裂變和升級不夠

化工是金山的傳統優勢,具有深厚的積淀,而化工本身的產業鏈延伸和升級應用也非常廣泛。從金山本身來講,在針對化工產業是否應占據主導地位的戰略方面也一直相對糾結,針對化工產業向新材料方向升級的推動相對緩慢。近年來,高度重視在材料創新方面的引領,引進復旦碳纖維研究院等創新平臺,但向前沿高端材料延伸轉化還不明顯,對創新的布局相對較晚。材料優勢賦能其他產業發展還有待深化,比如碳纖維材料在無人機領域也有相關應用,但目前來講,不同行業領域產業之間的聯動還存在不足。

2、新興動能規模體量不足

無人機、生物醫藥、軟件信息等新興動能在加快培育,其中生物醫藥產業在上海市的格局中已經具有一定顯示度,但總體的體量規模還比較小;無人機領域,龍頭企業集聚還不明顯,與國內深圳等地的無人機基地還有一定差距,無人機的產業鏈尚未形成,應用場景以及相應的制度政策突破優勢也不夠突出,當然這也與上海整體對低空經濟放開的力度不足有一定關聯。軟件信息服務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有賴于科創灣區整體生態的打造和完善,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才的導入。

3、“橋頭堡”地位尚未破局,城區輻射功能有待提升

從理論上來講,在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金山的區位優勢得到一定的凸顯,金山也因此將“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作為城區定位,以謀求在更廣闊空間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但是實際的成效來講,“橋頭堡”的功能和效應都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方面,金山城區在上海的地位相對處于交通區位末梢,高端資源集聚不足,彰顯高品質的城市功能元素還不明顯,對長三角周邊資源和產業的集聚與吸引力有所欠缺,因此,也較難發揮服務和輻射功能。

構筑未來新引擎,引領南轉型加速

1、圍繞“上海灣區”,塑造南轉型的核心名片

上海灣區是金山南轉型的核心承載和希望所在,有望成為代表金山新興動能和創新發展的全新名片,也是金山努力塑造的全新城區品牌。當前,灣區的空間框架已經比較清晰,就是構筑“一谷、一城、一區、一帶、一中心”的發展格局。從引領未來新賽道和未來動能的角度,一谷、一城、一中心是未來的戰略重心。一谷即上海碳谷綠灣產業園,聚焦碳纖維復合材料,強化碳纖維創新資源功能,力爭成為全市工業園區“二轉二”整體轉型發展的示范區,打造成為國內綠色節能、安全和諧的示范園區。一城即灣區健康醫學城,一中心即灣區科創中心,重點是強化各類創新要素的布局,引進創新平臺、搭建研發轉化、孵化加速、成果轉化等各類服務平臺,打造專業品牌標桿孵化器,引進各類科技專業服務機構,打造成為引領園區創新活力的核心引擎。另外的一區即濱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一帶即金山大道經濟走廊,可以與未來技術的展示、應用及服務生態構建相結合,并成為營造區域發展環境和城市服務功能的承載,共同提升城區品質、賦能新興產業發展。

2、面向“四化”升級,打造未來材料創新高地

材料產業是金山重要產業名片,未來材料也是上海未來產業的重點領域之一,具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市場前景,并且與其他產業的發展高度融合,是很多產業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環節的關鍵,金山區材料產業在全市占據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下一步要堅持走高端化、智能化、生物化路線,高端化,就是要圍繞著落實膜都、維都三年行動計劃,依托上海碳纖維復合材料創新研究院這一平臺,攻克纖維領域的核心技術,強化金山未來材料的創新策源功能,并探索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路徑,加快打造碳纖維產業高地。智能化,就是推動AI+新材料研發,積極推進材料創新數據庫建設,注重實驗技術、計算技術和數據庫之間的協作和共享,縮短新材料研發周期和降低研發成本。生物化,就是向生物醫藥纖維、合成生物材料方向延伸,發展代表前沿方向的領域。融合化,促進行業融合發展,政府為主搭建各類行業對接平臺,為區內的材料企業和無人機、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應用融合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平臺,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3、聚焦生物經濟+低空經濟,催化新動能賽道

生物醫藥努力凸顯“極化地位”。重點依托金山工業區、金山二工區、灣區科創中心、公衛中心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等載體,形成基因和細胞、綠色生物醫用材料、臨床應用與成果轉化、醫藥器械等相對完備的產業鏈,努力打造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打造長三角高端、大規模制藥裝備和醫療器械制造基地。發力低空經濟,占據未來空中交通前沿。低空經濟是金山的又一張產業名片,低空經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伴隨著市場需求的爆發、技術的成熟以及政策的放開,有望打開未來的潛力空間。下一步,金山區要制定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吸引無人機領域的企業集聚,開辟無人的應用場景,成為全市低空經濟的先行區。

4、加強多元聯動,增強轉化承載和輻射服務功能

依托自身產業資源和創新資源,積極融入杭州灣發展格局,加強與張江以及長三角毗鄰地區的產業分工與協作,積極拓展國際合作交流,提升產業對外合作發展水平。加強與張江地區的聯動發展,積極承接張江創新研發成果轉化,探索通過財力分配、產值分攤、股權紐帶等共享共贏的投入機制和產出分享機制,形成“張江研發-金山制造”的聯動分工格局。加強與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加強灣區健康醫學城與長三角生物醫藥及衛生資源合作,加強無人機產業鏈配套等方面的合作,優化城區發展品質和環境,打造城市功能的集聚中心,著力增強長三角南部門戶城市功能要素配置,提升城市服務輻射功能能級。(作者:丁國杰,上海中創產業創新研究院高級副院長,王詩悅,上海中創產業創新研究院產業集群研究促進中心助理研究員)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達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