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高峰年,在光明區體現的淋漓盡致……
【資料圖】
今年光明提供小學學位共計15266個,目前總報名人數16240,超出近1000人。
公辦學校計劃招生10245人,目前報名14124人,超出3879人。
民辦學校計劃招生5021人,相對比較充足,還有剩余2905個。
截止昨天(6月6日下午5點),光明區內35所小學學位爆倉,18所初中學位爆倉,幾乎所有公辦剩余學位清0。
這也就意味著,光明有超過3800名學子將無緣公辦,被迫分流。
今年想在光明上學,真的太難了。
同樣是積分上學,今年的光明區有多夸張?
華中師范勤誠達學校小一積分也不低,2類錄取積分目前已經94.8分。
第一年招生的深中光明分校(長圳保障房學校),2類積分已經達到了100.8分。
根據群里一些家長的留言,光明深中的錄取積分最高已經去到147分。
真的是震驚我全家。
這個147分大概是什么水平呢,這已經刷新了光明區入圍積分的記錄。
根據光明區入學積分規則,有光明戶籍+光明房子的基礎積分是90分。
還有57分是入戶時間和居住時間分別0.1分/月累計積分。
大概就是從小就是光明的土著落戶在光明+居住時長15年左右才能累計下來這么多分。
再加上這個學校是優先長圳保障性住房,所以入學優先級大概就是:
保障房>光明土著>老光明買房人>新光明買房人>有房無戶口>有戶口租房>無房無戶口
不過這個積分難度,基本上也就說明了不是土生土長的光明本地人,基本上就和這個小學無緣了。
除了光明深中,目前光明最炙手可熱的學校深實驗光明小一1類積分已經高達120.45分,比去年上漲16.55分;初一錄取積分115.1,比去年上漲4.85分。
深實驗光明學校小學學區對應的有三個社區,光明、東周、東坑社區。
涉及的小區有:龍光玖龍臺、金融街、傳麒山、光明大第、宏發萬悅山、中海寰宇時代、電建洺悅府、星河天地、綠地新公館、新地中央等。
都是近年來入市的網紅盤,基本都已經交房了。
作為光明唯一一個只錄取1類積分的學校,也就是說要上這個學校,必須在學區內有房。
除此之外,鳳凰城實驗學校、南科大附屬光明鳳凰學校的小一學位直接從第八類飆至第二類,去年非深戶租房也能上的學校,今年就要看戶口了,而且還要學區戶口。
今年這個整體學位非常緊張的情況,很多家長表示孩子被分流出去沒書讀了。
整體而言,今年光明區入學的申請難度直線飆升!
怎么買房可以讀到自己想讀的學校,避免被分流,真的是所有深圳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而且有了這次光明的問題,建議家長一定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和準備,一旦分數不夠,只能接受分流或者回老家,要么讓孩子晚一年上學。
深圳升學難,優質學位緊張,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最近幾年網上流行一個段子,問:如何迅速打敗一個霸氣側漏的深圳中年人?
答案是:和他談小孩升學!
入學和升學可以說是深圳家長最為苦惱的事情之一了,因為它與房產、戶籍、經濟條件、教育規劃、學習培訓等因素息息相關。
但是要把所有的這些因素融合打通,并通暢落地,對很多家庭來講并不是那么簡單。
特別是最近這幾年,大家有沒有發現:
現在好的教育資源已經被壟斷了。
看看深圳名校附近的學位房就知道了,特別是福田、南山等,一平10多萬,買60平,就要600萬,首付三成,也要200多萬。
對于一般的家庭來說,別說要買,租都租不起。
現在不止是南山、福田,光明的優質學區也給被幾個商品房小區壟斷了。
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好學校,就這么幾所。
不管是學校配套,還是山林湖海,城市景觀
真正好的資源,好的地段,就這么多,為了占有就一定會受到爭搶。
進而你就會發現,不論什么時候,這些好的資源依舊是壟斷在這些少數人手里。
比如,深圳有2000多萬人口,但深圳的房子并不是為大多數人準備的。
未來,深圳商品房會越來越少,以后深圳新建的房子,七八成都會是保障房,商品房只有35萬套。
根據官方最新公示,保障房由原本的54萬套,增加20萬套至74萬套,商品房供應則保持不變
屆時深圳的房子,會真正成為稀缺品。
而深圳的好房子,更是稀缺中的稀缺。
回到光明學區爆倉這件事吧。
很多人覺得現在人口生育率在下降,人口越生越少,這是不是意味著以后上學沒有那么難了。
但是你發現好的學校,依然是很難進的。
在孩子越生越少以及精英教育之下,更多人會去卷頭部的資源,去上更好的學校,所以好學校依然難進,但學肯定有的上。
你看看韓國也就知道了,韓國高考才是真正的煉獄難度,韓國生育率全球最低,但為什么高考依然那么卷。
人口減少,但好學校依然難上這個道理用到樓市其實也是一樣的。
有人覺得人口總量減少,人均幾套房,以后樓市不行了,要崩盤了。
但事實是總量多了,但好房子就那幾套,反而是更多人去搶了。
你看看海德園1200萬,普通人覺得好貴吧,但依然是積分才能買。
房子沒人買了,但好房子還要搶著買。
這就是這個魔幻社會同時存在的兩面。
通過光明區小一的爆倉,我也想給大家幾個建議:
1、對于家長而言,請多做好兩手準備。
一旦出現像光明區今年這樣的特殊情況,深戶只能接受分流,但上學接送難度加大。
非深戶要么去別區碰運氣,但對現有生活影響大。
還有就是回老家讀,但別忘了,老家也得提前一年就做準備的。
所以孩子上學這件事,千萬不要只提前一年去準備,至少提前3年。
我身邊有個朋友,孩子一出生就籌劃買房子了,因為他附近的學校積分110分以上,必須滿足人戶一致且居住時間5年,才可能有這個分數。
把準備時間延長,該買房的買房,該落戶的抓緊落戶,該辦理租賃憑證的也要抓緊時間了。
2、深圳房子,一定還有價值,要買就緊著稀缺資源買。
雖然生育率在降低,但人口聚集的程度只會加劇。
今年深圳小學仍然爆倉,但可能老家的學校招不到學生,這是會同時存在的。
對于買房,就要買到這樣的城市,小學生人口活躍的背后,是城市樓市接盤實力的體現。
當然,從側面看得出深圳房子仍然稀缺,深圳房價仍然能漲。
只不過現在深圳內部也在分化,好房子搶,差房子無人問津,有些老破小、遠郊房也得速拋。
然后堅定買入那些占據稀缺資源的板塊,比如好學校、好景觀、好地段的稀缺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