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快訊 >

36氪獨家|大眾與地平線合資公司新進展:調入上百人,CTO黃暢坐鎮

2023-09-08 20:41:13 來源:36氪

文|李安琪

編輯|楊軒 李勤


(資料圖片)

官宣近一年,大眾與地平線的合資公司有了更實際的進展。

36氪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地平線將從內部軟件算法團隊抽調上百人至與大眾汽車成立的合資公司,而隨著人員調入,合資公司規模有望達300人。根據此前約定,大眾CARIAD 將任命合資公司CEO,地平線任命CTO。

而據36氪了解,地平線已經派出創始元老、CTO黃暢加入合資公司,規劃的業務范圍包括L2級輔助駕駛、高速領航輔助駕駛、自動泊車等功能。“現階段是把公司已有的能力都放過去。”消息人士說。

地平線是大眾在中國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合作方。去年10月,大眾汽車宣布旗下軟件公司CARIAD與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決心強補智能化短板,其中,大眾投入24億歐元,持有合資公司60%股份。

私下,地平線員工會直接稱合資公司為“VW”。隨著人員陸續到位,意味著在合資公司宣布近一年后,大眾汽車在國內智能化轉型有了實質性落子。

對于上述信息,36氪向地平線進行求證,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在中國市場,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駕駛,已經成為車企和供應商們不容錯失的紅海賽場,而歐洲車企變革普遍緩慢。智能和電動化布局,也成為歐洲車企們近年來的“心頭刺”。

大眾汽車將希望押注在旗下軟件公司CARIAD,在去年虧損20億歐元之后,CARIAD仍然面臨著智能化軟件遲滯、漏洞頻出的挑戰。轉型迫切,大眾汽車不得不在中國傾注更多本地研發資源,并且大手筆尋求外援。

與地平線的合作,也基于這樣的背景。不過,大眾并不打算只找地平線這一個幫手。

就在今年7月,大眾直接向小鵬汽車增資約7億美元,雙方達成合作,基于小鵬G9車輛平臺共同研發兩款車型,計劃在2026年投向市場。這場合作中,小鵬向大眾供應的正是基于EE架構的智能駕駛全棧方案。

盡管大眾乘用車品牌CEO施文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CARIAD和小鵬汽車之間沒有職能重復,但他也表示,大眾的確希望通過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很多工作,未來會陸續宣布合作成果。

顯然,大眾汽車深諳多線布局的精妙,在大眾這個體量巨大的客戶身上,小鵬和地平線難免成為暗中角力的對手。

畢竟,大眾投入7億美元,換來的是一個相對成熟、且經過小鵬驗證的G9車輛平臺與智能駕駛。往遠期看,小鵬汽車的去高精地圖等技術也已經開始落地,相應的城區智能駕駛夠功能即將開啟交付。未來不排除通過合作繼續釋放到大眾汽車項目。

而相較之下,大眾與地平線的團隊幾乎從0搭建,且地平線自身的高階智駕能力目前更多體現在高速NoA。地平線CEO余凱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現在到2025年真正要做的是在合理性價比上,把高速、環線等封閉道路的領航功能做到絲般順滑,“同時投注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將城區NOA做到真正可用。”

雖然一度為行業“寬心”,但地平線的高階智駕節奏顯然要加快了。

據36氪了解,地平線內部也在有意梳理資源,將業務重心錨定在高階智駕方案上。

除了與大眾成立合資公司,今年2月地平線還與長安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據36氪了解,已經有部分員工轉到雙方的合資公司長線智能。

有業內人士向36氪表示,地平線內部軟件算法員工遠超芯片硬件團隊,目前整體人數接近3000人,而一般智駕芯片公司理想人數規模為五六百人左右。

此外,36氪還獨家獲悉,地平線也有意將座艙業務重心放在生態子公司,目前初步計劃將語音、座艙相關人員向后者傾斜。

借著人員分配,地平線有機會調整業務重心,聚焦高階智能駕駛。

有內部人士告訴36氪,當前地平線出貨量最多的是征程2芯片,其次是征程3和征程5,但即便是征程5,也只能實現高速NoA(即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

以理想汽車為例,理想今年激進推出的城市NOA功能(即城市領航輔助駕駛),只能在搭載了英偉達芯片的車型上實現,與搭載地平線征程5的車型無緣。小鵬、蔚來的城市NoA功能,同樣采用了英偉達的產品。

對此,地平線已經在研發下一代芯片征程6來追趕市場,同時配套城市NoA的軟件算法。據36氪了解,當下地平線也在補充關鍵項目人力,于近期集中釋放了一批針對高階輔助駕駛的算法研發崗位。

畢竟,軟硬件一體化是城市NOA的一大趨勢。此前,芯片巨頭英偉達成功挖角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吳新宙,以增強其在軟件算法方面的量產能力;而自動駕駛軟件公司Momenta,也在籌備自動駕駛芯片團隊。

隨著合資公司運轉,人員分流,地平線主體也更能聚焦高階芯片、高階輔助駕駛算法。對地平線而言,過往征程系列芯片的火熱,并不足以讓其直達游戲終點,精簡瘦身、聚焦重心、持續投入研發,才是那張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