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深度合成算法備案”首批清單發布, AI 政策紅利或將持續釋放,助推大模型商業化應用,建議關注 AI 大模型產業。
(資料圖片)
投資要點:
“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第一批清單發布2023 年 6 月 20 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信息的公告》, 智譜華章、美團、快手、百度、抖音、阿里巴巴、科大訊飛、網易、騰訊等公司的 41 個算法在列。2022 年 12 月,國家網信辦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 本次“ 備案清單”是《規定》實施后的首批“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清單”, 是對《規定》的貫徹執行。 隨著 AIGC 技術不斷成熟, 科技企業將更加積極地擁抱 AI,“ 清單” 將進一步擴容。
“ AI 監管”是重要議題,相關政策將持續落地
當前, AI 監管已成為全球重要議題:
1) 2023 年 4 月, 國家網信辦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掇k法》提出國家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礎技術的自主創新、推廣應用、國際合作等,并對面向國內提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或服務提出細化要求,明確主體責任。 2)2023年 6 月,歐洲議會通過《人工智能法案》(ai act)草案, 或成為全球首個關于人工智能的法案; 美國國會和白宮加速推進 AI 監管。監管的目標是防范風險、 促進 AI 技術安全、 健康、可持續發展。未來, AI 相關政策有望持續落地,“ AI 政策紅利期”即將到來。
國內大模型不斷創新迭代, 商業化推進可期
2023 年 6 月, 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 V1.5、智源“悟道 3.0”系列大模型及算法、“紫東太初”全模態大模型相繼發布,模型能力進一步升級,未來國產大模型有望持續迭代, 具備垂類數據優勢的行業大模型也將陸續推出。 同時, AI 相關政策的落地,有利于加速大模型的商業化進程,打開大模型應用的市場空間。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 我國 AI 法規持續完善,“備案清單”首批落地, 大模型技術應用可期。 維持對 AI 行業“推薦”評級。
相關個股: 1)算力: 浪潮信息、工業富聯、中科曙光、紫光股份、中國長城、拓維信息、神州數碼; 2)大模型: 科大訊飛、 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控股; 3) AI 應用: 金山辦公、萬興科技、福昕軟件、同花順、東方財富、恒生電子、致遠互聯、泛微網絡等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影響下游需求, 大模型迭代不及預期, 市場競爭加劇,中美博弈加劇, 相關公司業績不及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