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紅網時刻新聞6月21日訊(通訊員 劉文斌)藍山縣作為湖南對外開放“南大門”、對接東盟“橋頭堡”,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重大機遇。近年來,藍山縣立足皮具箱包、玩具、輕紡制鞋等“一主一特”產業發展,加快構建全要素全鏈條現代化產業生態體系,呈現出“集群式”落地、“抱團式”入駐、“鏈條式”發展產業集群。
梯隊培育,積蓄發展后勁。當前,藍山縣聚焦主導產業培大育強,把工業企業“小升規”培育作為促進工業經濟穩增長的重要舉措,同時,通過惠企政策扶持引導、“店小二”式助企紓困服務,堅持量質并舉、質效齊升,著力培育一批優質企業梯隊,積蓄高質量發展后勁。截至目前,該縣擁有工業企業34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9家。
打出招商引資“組合拳”,跑出招商引資“加速度”。截至目前,藍山縣新增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3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3個,總投資金額50.5億元;新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金額13億元;新竣工項目6個,總投資金額8.5億元。這是一份階段性“成績單”,也是一張“進度表”。今年以來,藍山縣創新招商引資模式,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組建招商引資領導組及駐外招商工作組與藍山駐外商會、行業協會和在外鄉賢,錨定“產業鏈”,突出“一主一特”產業,大力實施全員招商、全面招商、全年招商,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政務服務之“變”換來企業辦事之“便”。一流的政務服務,既是招商引資金字牌,也是留住企業的好口碑,近年來,藍山縣不斷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縱深推進集中審批、基層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等改革,著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政務服務環境,努力提高在藍企業和來藍考察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截至目前,全縣46個部門政務數據已實現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企業開辦“領照即開業”、房屋買賣“交房即交證”、工程項目“拿地即開工”服務,審批時限由30個工作日縮短至1個工作日,審批事項由原來的“審、核、簽、發”程序變為“一人獨任審批”,助力審批提速增效。
用好政策招商引智,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優是企業發展助推劑,也是招商引資和吸引人才的“金鑰匙”,近年來,藍山縣立足皮具箱包、玩具、輕紡制鞋等“一主一特”產業發展需求,制定出臺《藍山縣支持“一主一特”產業電子商務、輔料市場產業鏈配套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藍山縣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等“一攬子”政策,給予企業“真金白銀”的扶持,讓企業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同時,該縣還出臺建設人才發展改革試驗區若干措施,明確20條硬核獎勵措施,鼓勵支持企業自主引才、以才招才、柔性引才、市場化引才,鼓勵全國高層次人才團隊攜項目、專利、版權到試驗區進行成果轉化,最高獎勵引進企業600萬元。縣委、縣政府對獲得“中國創翼”創新創業大賽省級二等獎的湘威公司重獎10萬元,獲得網絡直播帶貨一等獎的人才獎勵2萬元。
“保姆式”貼心服務,用心用情留住企業和企業家。企業和企業家不僅是投資者,更是助力地方高質量發展的長期“合伙人”,近年來,藍山縣對招商引資企業實行一對一“保姆式”服務,設立領導接聽日、政企交流日、定期走訪服務日,開通企業服務專線、發放企業服務綠卡、評選金牌企業服務員,全方位、多形式,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助力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