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空降兵連官兵進行傘降訓練。王寶強/攝
馬達轟鳴,鐵翼飛旋,近日,一場跨越千里的空降戰(zhàn)斗演練拉開序幕。隨著跳傘信號燈亮起,官兵們縱身躍出機艙,朵朵傘花在藍天相繼綻放。著陸后,官兵們向“敵”陣地發(fā)起進攻,一路勢如破竹。擔負空降奪控任務的官兵,來自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打出國威軍威的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空軍某部模范空降兵連。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zhàn)役打響。在597.9號高地和537.7號高地北山兩個不到4平方公里的小高地上,敵我雙方反復爭奪,戰(zhàn)斗異常激烈,炮火將陣地整整削低了兩米。為了勝利,二營六連戰(zhàn)士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射孔,給世人留下了驚天一躍的英雄形象。
(資料圖片)
70多年來,黃繼光生前所在連官兵高擎上甘嶺黃繼光英雄旗幟,多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當先鋒、打頭陣。連隊先后被空軍授予“空降兵模范六連”“抗洪搶險先鋒連”“黃繼光英雄連”榮譽稱號,2013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空降兵連”榮譽稱號。進入新時代,連隊全體官兵牢記統(tǒng)帥囑托,不斷開拓進取,賦予英雄精神以新的內涵。
英雄壯舉鑄就永恒豐碑
在模范空降兵連榮譽室內,一尊高34厘米、寬32厘米的“特級英雄黃繼光”半身銅像格外醒目。怒目圓睜的英雄,讓人仿佛置身于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耳聽著隆隆的炮火,目睹著慘烈的戰(zhàn)斗,英雄獻身那一刻的壯舉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一個出身貧農、翻身不久的苦孩子,是什么賦予了他頂天立地、氣吞山河的力量,使他在生與死的抉擇間鑄就不朽的榮光?在黃繼光寫給母親的一封家書中,官兵們對他義無反顧的沖鋒有了更深刻理解。黃繼光在家書中曾這樣寫道:“男現(xiàn)在為了祖國人民,需要站在光榮戰(zhàn)斗最前面,為了全祖國家中人的幸福日子,男有決心在戰(zhàn)斗中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zhàn)場。”
1951年,為了保衛(wèi)和平、保衛(wèi)祖國,黃繼光毅然加入了志愿軍奔赴前線。戰(zhàn)前訓練中,黃繼光什么都想學。他向沖鋒槍手學習怎么上子彈、怎么瞄準;向老兵學習手雷、爆破筒怎么使用。只要一有空,他還主動幫助衛(wèi)生員抬擔架、幫助炊事員生火做飯……這段時間里,黃繼光練就了“十八般武藝”,戰(zhàn)斗員、炊事員、運輸員、軍械員、電話員、擔架員、宣傳員、通信員等各種崗位,他都能勝任。
1952年10月,震耳欲聾的炮聲打破了五圣山夜空的沉寂。敵軍向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陣地發(fā)起猛烈進攻。黃繼光所在營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在奪回該高地西北山腳后,被敵占領的“0”號陣地火力所阻,部隊連續(xù)組織幾次爆破均未奏效。臨近拂曉,如果拿不下高地將貽誤戰(zhàn)機。
危急時刻,戰(zhàn)士黃繼光、肖登良和吳三羊主動請纓,請求把打掉火力點的任務交給他們。經(jīng)上級商議,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并任命黃繼光為六班班長。戰(zhàn)斗中,吳三羊不幸犧牲,肖登良身負重傷,黃繼光冒著敵人瘋狂掃射的機槍艱難爬到火力點前。扔光了所有的手雷,但只是炸塌了地堡一角,殘存在地堡內的機槍仍在響著。
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黃繼光在身體多處負傷、彈藥用盡的情況下,拼盡最后的力氣縱身向敵機槍射孔撲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黃繼光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占領陣地,殲滅守敵,取得了戰(zhàn)斗勝利。
為了表彰黃繼光的英雄事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給他追記特等功,并追授“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黃繼光的名字和光榮事跡,被刻在上甘嶺背后五圣山的石壁上。
70多年來,傳承著黃繼光忠于祖國、英勇頑強、勇挑重擔、敢于犧牲的血性基因,一代代模范空降兵連官兵始終高擎英雄戰(zhàn)旗,不辱使命、不懈奮斗,用實際行動續(xù)寫著英雄榮光。
英雄精神融入官兵血脈
“我宣誓,我是黃繼光英雄傳人,堅決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這是指導員尚磊心中最難忘懷的場景,每次重大任務前,連隊都要組織向黃繼光銅像宣誓。“這樣的宣誓就是最好的動員令!”尚磊說。
走進連隊榮譽室,琳瑯滿目的錦旗和獎狀見證著連隊發(fā)展歷程上的累累碩果,英雄譜和光榮榜上銘刻著官兵舍生忘死接續(xù)奮斗的壯烈詩篇:有接任六班長僅10天,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呂慕祥;有膝蓋被炸斷仍堅持指揮戰(zhàn)斗的模范指導員張向庭;有腰椎爆裂性骨折,忍著劇痛指揮全連參加演習的連長張宇……
“礪劍先勵志,育人先鑄魂。”連隊第37任指導員余海龍曾作為基層代表參加2014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當面聆聽習主席“要帶頭學傳統(tǒng)、愛傳統(tǒng)、講傳統(tǒng),帶動官兵傳承好紅色基因、保持老紅軍本色”的囑托。
他介紹,在模范空降兵連,無論連隊人員如何變化,黃繼光英雄精神一直是凝心聚氣的傳家寶。每年新兵入營、新干部下連,上的第一堂課是聽黃繼光故事,參加的第一個活動是參觀連隊榮譽室,看的第一部電影是《上甘嶺》;每晚連隊點名,第一個呼點“黃繼光”,全連官兵齊聲答“到”;在“黃繼光班”至今保留著黃繼光的床鋪,連隊無論到哪里執(zhí)行任務,都會帶上黃繼光銅像……
正是這些有形無形的工作,將官兵心中的信仰持續(xù)扎深固牢,使黃繼光英雄精神影響著所有官兵的日常行為,一點一滴筑成官兵心中不倒的精神長城。
小時候舉著“長大我要當空降兵”橫幅的“地震男孩”程強,曾經(jīng)怕吃苦、訓練工作不夠踏實。連隊給他下任務、壓擔子,專門安排他當榮譽室的解說員,并讓他睡在黃繼光床鋪的上鋪。耳濡目染之下,他對老班長英雄壯舉的理解越來越深,后來在單位的公開遴選中,程強當選為第38任“黃繼光班”班長。如今,程強已經(jīng)順利提干,并重新返回連隊成為一名排長。
以信念鑄魂,用信仰作骨,模范空降兵連就像熔爐,英雄的精神、英雄的作風、英雄的文化在這里流淌,一個個青年官兵在這里百煉成鋼。
一級上士汪文博曾因跳傘不慎右腿脛骨骨折,原本豪情滿懷準備在部隊大干一場的他萌生退役念頭。連隊為他講述黃繼光身上多處負傷仍要完成任務以及上甘嶺戰(zhàn)役中“瞎子背瘸子”的英雄事跡,并為其量身制訂康復計劃、打造訓練套餐,使他加速轉變,最終成長為“全能特戰(zhàn)尖兵”。
呼吸著英雄的氣息,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模范空降兵連涌現(xiàn)出一大批朝氣蓬勃、充滿血性的官兵,他們不忘傳統(tǒng)、銳意創(chuàng)新,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拼搏,在強軍興軍的道路上不斷譜寫新的輝煌篇章。
英雄連隊淬煉打贏鋒刃
“連長,一定要爭取到主攻任務,為黃繼光英雄戰(zhàn)旗增光添彩!”
盛夏時節(jié),一場實兵對抗演練即將拉開序幕。在參加上級的籌劃會前,幾名骨干的話語讓模范空降兵連連長廖永恒心頭一震。他知道,這是全連官兵共同的心愿。
對模范空降兵連來說,當先鋒、打頭陣是官兵們習以為常的事。在大家心中,先輩們能打仗、打勝仗,現(xiàn)如今連隊更要爭第一、扛紅旗。
然而,進攻戰(zhàn)斗一打響,模范空降兵連便遇到難題:“敵人”到處設置的障礙打亂了進攻節(jié)奏,唯一的通路被封鎖,繞行又會耽誤戰(zhàn)斗進程,影響后續(xù)梯隊進攻。
“拉開距離,最大轉速,沖過障礙……”千鈞一發(fā)之際,連長廖永恒通過電臺下達指令。霎時,一輛輛輪式戰(zhàn)車飛躍障礙,向“敵”陣地發(fā)起攻擊。
前幾年,某型輪式裝甲車正式列裝該部,如何讓新裝備盡快生成戰(zhàn)斗力成為單位的頭等大事。連隊黨支部向上級主動請纓,爭取到了新裝備試訓任務。
進行戰(zhàn)車集訓的第一天,全連官兵在黃繼光銅像前宣誓:“困難面前有六連,六連面前沒困難。當年,革命先輩用鮮血書寫不朽歷史;今天,作為黃繼光英雄傳人,我們要用行動攻下新時代的‘上甘嶺’!”
盛夏三伏天,驕陽似火,裝甲車內的溫度高達40攝氏度,官兵們坐在蒸籠般的車內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大家根據(jù)新裝備的結構特征、操作原理、作戰(zhàn)性能等,自主編撰修訂了訓練教案和大綱,在很短時間里就初步形成了一套適用的訓法。列裝后不久,連隊官兵就駕駛鐵騎縱橫馳騁演兵場……
如今,模范空降兵連官兵已具備在多種機型、多種地形上運用多種傘型進行傘降的能力。這些年,在高原沙漠、荒漠戈壁,在林海雪原、高山海島,都留下了模范空降兵連官兵演練的足跡。
“英雄魂鑄就英雄連。”無論時代怎么發(fā)展,模范空降兵連官兵始終將黃繼光英雄精神發(fā)揚光大,在強軍興軍偉大征程上不懈奮斗,用實際行動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英雄、無愧于時代的輝煌戰(zhàn)績。
戚勇強 張朋倍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