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快訊 >

中國vs巴勒斯坦:“無球”打法明確,有球技術還有提升空間 環球百事通

2023-06-21 23:03:06 來源:懂球帝

武磊連場進球,蔣光太收獲國家隊處子球,國足擊敗巴勒斯坦,以兩戰全勝的成績結束了這個國家隊比賽日征程。以老帶新的陣容班底展現出了良好的精氣神,球員們在場上很好地執行了主帥的戰術意圖,國足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為接下來的世預賽40強賽和亞洲杯之旅注入的信心。

為亞洲杯熱身,“留洋班”接受檢驗

自成為了國足主帥以來,揚科維奇展示出了扎實的業務能力和靈活的用兵思路,執教能力得到了外界的認可。率領實力較弱的國足選拔隊以五后衛陣型迎戰強敵,做客新西蘭時使用講究平衡的442陣型,再到利用343陣型大勝緬甸,揚科維奇在陣型選擇方面不設邊界,能夠根據對手的特點來制定應對策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首發球員半數以上都有留洋經驗,揚科維奇非常重視這次熱身機會,希望新戰術盡快落地。

陣型和人員不定,強調拼搏和對抗的核心理念卻從未動搖,揚科維奇在訓練中鼓勵年輕球員奮勇爭先,賽后接受采訪時不忘給予“戰士”鼓勵和褒獎,國足的精神面貌較之12強賽期間已大為改觀。巴勒斯坦近期狀態不錯,球風與黎巴嫩(亞洲杯小組賽對手)比較相似,揚科維奇對于和同級別對手的這場熱身賽非常重視,國足的主力陣容中云集了多名有過留洋經驗的球員。

堅定“無球”路線,壓迫式打法帶來新氣象

揚科維奇時代的首勝來得并不容易,對手曾一度在開場階段連續創造機會,面對亞洲低級別球隊,國足的腳下技術都占不到優勢,在未來的世預賽和亞洲杯上必須主打“無球”,依靠防守反擊應對強敵,用高位壓迫打擊較弱的對手。巴勒斯坦的國際排名低于國足,多名旅歐球員缺陣,揚科維奇沿用上場比賽的343陣型,以高位逼搶控制局面。

(圖)邊中衛兇狠上搶,機動型后衛掃清隱患,國足的防線已經可以滿足高位壓迫打法的要求。

以高位逼搶降低對手傳球質量之后,國足通過加強二點拼搶的方式取得球權。巴勒斯坦的對抗能力明顯超過緬甸,國足拼搶時拿出了比上一場更強的氣勢。作為在12強賽中擔當重任的老將,蔣光太和張琳芃能力突出、位置穩固,揚科維奇在對陣新西蘭時使用了朱辰杰、吳少聰和魏震,本次比賽又考察了高準翼,嘗試了三中衛防線,就是為了提升防線機動性,建構高位壓迫體系。

(圖)前場球員用壓迫來降低對手的傳球質量,中后場球員通過強硬的對抗拿下二點球。

(圖)國足在體能下降時依然敢于靠前逼搶,不再全力斷取腳下球,而是注重對線路的封鎖,這種適時的轉變非常聰明。

后場有多名機動型中衛兜底,中前場有勤勉的王上源和林良銘等人,國足具備通過高位壓迫控制局面的能力。早先對陣新西蘭,國足也曾嘗試高位壓迫,效果不明顯之后被迫進入低位防守狀態。這一方面是因為對手的控球和對抗能力在線,一方面也是老將們體能不足的原因,嚴密戰術體系的建設也非朝夕之功。吳曦的受傷給了揚科維奇鍛煉中生代球員的機會,包括王秋明等人都展現出了特點,國足的輪換陣容變得充實起來。

高舉高打制造進球,中鋒戰術還須組件

就像對陣緬甸時一樣,國足在前場拿下球權后圍繞中鋒展開進攻。艾克森主動接應隊友的意識很強,處理球的思路簡潔明晰,武磊和林良銘連續利用其拉扯出的空當打出配合。三名前鋒加上兩名邊翼衛,國足投入進攻的人數不少,高位逼搶成功后能夠獲得較大的進攻空間,邊中衛插上參與進攻會瞬間打破局部平衡,制造殺機。高準翼助攻武磊的進球,就是這種“先進”理念的產物。

(圖)艾克森主動回撤接應隊友,為隊友送出妙傳,幫助林良銘和武磊進入禁區。身邊的中鋒能夠壓制對手,強側的隊友吸引火力,武磊的跑位非常靈活。

(圖)除了中鋒作軸,國足還會不斷嘗試長傳打身后。

(圖)邊中衛插上破局,揚科維奇幫助國足掌握了先進戰法。

里皮和李鐵時代的國足都是在堆前鋒時才能踢出不錯的比賽,揚科維奇敢于亮劍既是為了追求氣勢,也是戰術層面的必然選擇。這支國足缺少足夠的訓練和比賽,沒有能力與強敵進行全面對抗,要想在與同級別對手的博弈中制造優勢,只能抓住“重點”,兩翼齊飛顯然是對付亞洲中下游球隊的最有效打法。從在沙迦擊敗越南,再到主場戰勝緬甸,國足都是靠中鋒帶動兩翼,亞洲中下游球隊還無法應對這種簡單直接的沖擊。

承擔著對抗和組織任務,還要在壓迫階段出力,揚科維奇的戰術對艾克森的體能消耗很大,替補中鋒的出場時間不會少,個人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張玉寧即將進行腳踝關節內外側韌帶重建手術,這對即將在年底迎來大戰的國足來說是非常不利的。12強賽期間,張玉寧展現出了不錯的跑動和對抗能力,既能為武磊提供掩護,還可以同艾克森在陣型頂端分工配合。張玉寧需要漫長的時間恢復,陳蒲、王子銘以及增援亞運隊的譚龍,都有希望在40強賽和亞洲杯期間扮演重要角色。

運動戰的進攻謀劃抓住了重點,國足的定位球進攻威脅也很大。巴勒斯坦的對抗能力不錯,中衛組合和兩名防守型中場身高都在1米85以上,國足在角球進攻中總能拿到第一點,爭奪第二點時也不落下風。揚科維奇教教練組顯然是在訓練中下了苦功,國足正在慢慢找回遺失已久的殺招。

腳下短板比較突出,抓緊補課為時未晚

通過近兩個階段的訓練和比賽,國足“無球”能力提升明顯,后場出球環節的問題凸顯出來。武磊改寫比分之后,巴勒斯坦加強了逼搶,國足的傳球失誤明顯增多。顏駿凌等人防線球員面對壓力時頻繁開大腳,王上源和王秋明等中場球員在接應和過渡方面的表現也不夠出彩,反而是艾克森的回撤拿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后場的壓力。

(圖)上半場,國足面對壓力時的傳球失誤很多。

(圖)下半場,國足依然敢于堅持地面出球,傳球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圖)后場壓力增大,艾克森來到中場拿球,王秋明前插接應。

或許是隨著時間推移而適應了對手的節奏,或許是揚科維奇在中場休息時的點撥起了作用,國足下半場多次用流暢的傳球化解巴勒斯坦的壓迫,成功推動反擊。這說明國足球員的技術能力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差,他們需要樹立敢于拿球和傳球的信心,以及嚴謹的戰術設計帶來的支持與保護,揚科維奇在這方面的操作值得期待。

總結

連勝緬甸和巴勒斯坦,12強賽期間的陰霾逐漸散去。國足雖處于低谷之中,面對亞洲中下游球隊時依然具有一定的優勢,戰術層面上做到揚長避短即可讓勝利落袋。揚科維奇已經為國足搭建好了全新的框架,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處理好后場出球和防守組織等細節,中前衛位置上的人員組合選擇或將決定這支球隊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