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近四年,社區有什么改變?今天上午,由江灣鎮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愛回收·愛分類”承辦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周年江灣主題宣傳活動在虹灣青年議事廳前小廣場開展。
多元參與社區治理
活動中,江灣鎮街道辦事處主任徐繼鋒介紹,《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近四年來,江灣鎮街道完成了125個住宅小區垃圾分類全覆蓋,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覆蓋的單位數為55家,對1500多家沿街商鋪的干濕垃圾實行上門收集,垃圾分類純凈度達95%以上。通過社區治理推動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通過垃圾分類撬動社區治理,實現治理做增量,在“一減一增”中形成了多元參與的社區治理格局。
同時,由司法所、律所、城管、社區黨課講師團等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垃圾分類普法宣講團”獲頒榮譽聘書,今后將從實際出發,做好群眾身邊的垃圾分類普法宣講。江灣鎮街道垃圾分類青年志愿者代表沈玲琦倡議,未來繼續開展好以物易物等踐行“綠色、低碳、環?!崩砟畹幕顒?,將垃圾分類意識延伸到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鼓舞和帶動更多的街坊鄰里養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
智能回收機盤活閑置資源
活動現場,環保再生產品展示區、垃圾分類知識科普區、游戲互動區和鄰里集市區三大區域吸引了居民注意。在再生產品展示區域,活動主辦方“愛回收·愛分類”向公眾展示了環保再生相關產品,倡議公眾將垃圾進行分類與回收。在垃圾分類知識科普區,工作人員向居民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呼吁大家選擇綠色生活、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減少人為環境污染。而在鄰里集市區,居民們自己當攤主,交易家中的二手閑置物品,盤活閑置資源。
“愛回收·愛分類”副總裁江文華介紹了基于垃圾分類業務和循環再生理念而打造的環保項目——“一分貝計劃”?!皭刍厥铡鄯诸悺鄙钊肷鐓^,與社區居委、居民共創共建,探索垃圾分類新時尚新玩法,引導居民通過智能回收機交投可回收物。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低值回收,高值利用”的回收理念,將居民回收行為產生的經濟價值直接用于環保公益,賦予回收行為額外的社會價值。未來,希望將這種可持續共建模式復制推廣到虹口更多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