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好還要報得好”催生熱門生意,有家長不惜重金購買服務
志愿填報有償指導 參謀還是忽悠?
羊城晚報記者 孫唯 實習生 唐梓丹 鄭若彤
【資料圖】
2023高考陸續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緊接著考生及家長要面對的是——志愿填報。“分數能報哪?志愿怎么排?是否服從專業調劑?要沖還是保穩?……”不少學生和家長疑問多多,甚至焦頭爛額。于是,高考志愿填報服務逐漸成為一門熱門生意,有家長不惜重金購買服務,希望能幫助孩子圓夢理想學府。那么,這類高考志愿填報有償指導,是真能起到幫助的及時雨,還是將學生和家長視為“行走的韭菜”?
服務專業性存疑,不沾邊的也來分羹
高考季,圍繞著考生和家長的需求,不少真假難辨的“志愿填報規劃師”“志愿填報指導服務”悄然上線。
羊城晚報記者在小紅書搜索到“某某教育”的帖子,并在評論區發布了苦惱孩子如何填報志愿的內容后,該賬號馬上通過私聊窗口聯系上記者。對方聲稱,會根據考生家庭情況、個人職業特質、學習能力、經濟發展趨勢等進行“科學規劃”,有“自我探索”“測評分析”“估分填報”“跟蹤錄取”“心理輔導”等10個服務流程,專家根據考生分數及家長意向制定最優方案及排序。目標本科的考生服務費用是3980元,專科則為2980元,考生和家長可以試聽。當記者問起專家資質等詳細情況時,該客服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向記者展示了不少考生的聊天記錄、服務記錄、喜報等。
淘寶上的“志愿填報規劃師”服務價格不一,部分服務提供者的價位取決于咨詢師資歷和學歷。有一家名為“某某傳”的商家表示,咨詢師的收費因資歷而異,每次指導30分鐘,價格分399元、499元、599元三檔。對方稱,教師團隊包含理工文商醫各個專業的咨詢老師,都是諸如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德國)、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瑞士)、卡內基梅隆大學(美國)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畢業的碩士和博士。名牌高校的指導師和二本院校的指導師價位不同,“成功率基本在90%以上,有低分高報的案例!”當記者猶豫不決時,對方表示:“我們過兩天可能要漲價,這邊都是老客戶帶新客戶,實行預約制。”
記者還發現,有語音陪聊、連麥服務的店鋪竟也在高招期間推出了志愿填報指導的服務。據了解,語音陪聊一般由工作人員與買家電話或者微信溝通,可陪玩游戲或角色扮演聊天,店家會提供“御姐音”“少年音”“霸總音”等聲線的工作人員進行服務。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某某某陪伴館”的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業務已經吸引了200多人付款。據客服介紹,該服務立足于線下機構,其教師隊伍有本科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的老師,曾經一年為200多名學生提供咨詢服務。
據了解,志愿填報價位以本科1000-2000元為主,收費方式有按小時或按單次等,溝通方式多為微信或釘釘會議視頻連線。不難發現,多數機構或商家未能提供營業執照、指導師學歷資質等證明,可信度存疑。在記者咨詢具體細節時,部分服務提供者含糊其辭或者避免正面回復,個別服務提供者會以孩子前途等名義進行“道德綁架”以誘導消費。不少相關服務的提供者有蹭高考熱度“分一杯羹”的嫌疑。
北京理工大學集成電路與電子學院院長、廣東招生組組長王業亮教授表示,雖然這類“高考志愿填報服務”的確能為家長和考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和幫助,但這些機構良莠不齊。部分服務機構所做的只是將各個渠道的零碎信息整合到一起,其實這些信息大部分來源于學校官網、教育部網站和陽光高考平臺上的公開信息。“正是利用家長們在報考上的認知不足,或者減少家長們收集信息乃至操作上的麻煩,從而不斷提高費用。某些地區的一對一輔導甚至出現了數萬元的高價,但這當中的含金量令人存疑。”
有人樂意多些指導,有人擔心花冤枉錢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高考志愿填報服務大致分為“一對一高考志愿填報指導”和“AI志愿填報”兩大類。對于這兩類服務,學生和家長是如何看待的呢?對此,羊城晚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填報志愿就是高考的第二考場。”廣州某高中鄭同學的媽媽范女士說,為此,她為孩子購買了2600元的一對一高考咨詢服務。“付款后機構就安排老師和我對接了,讓我填了孩子的高考省份、分數排名、心儀學校等一系列詳盡信息之后,就給我發來了很多去年高招的資料,也和我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目前看還挺靠譜的。”范女士認為,“高考志愿填報服務是必須要買的,都到這個節骨眼了,肯定要使上渾身解數幫助孩子填報志愿,多一個專業指導,給自己孩子參謀參謀總不是什么壞事吧?”當被問及有無驗證過老師的資歷是否屬實時,范女士表示:“因為是熟人推薦,介紹的時候也說老師是畢業于國外大學的博士,所以沒有過多了解。”
李同學來自廣州某所區屬重點高中,今年剛高考完。對于志愿填報服務,李同學表示:“是什么分就報什么學校,自己考慮清楚就行了,學校過幾天也會開高考志愿填報會來給我們講解志愿要怎么填,沒有必要另外購買服務花冤枉錢。不過,我媽還是給我購買了一款300元的志愿填報卡。”
“我有一個師姐去年購買了一張598元的高考志愿卡,根據上面的分析顯示,高考志愿填報中前六所學校考上的概率都在75%以上,結果最后沒有一所學校錄取,只能去一所錄取分比她的分數低了23分的學校。”來自廣州某高中的王同學說道,“填報志愿還是靠自己還有身邊人比較靠譜,要把決策權掌握在自己手上,比如上網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組和院校,查閱往年的錄取信息,也可以主動詢問往屆師哥師姐的報考意見,而不是假手于人,或依靠一張卡片、一臺機器……”
謹防暴利服務陷阱,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
近日,教育部對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作出部署,明確優化招考宣傳及考生服務,做好政策解讀、信息查詢和溫馨提示等服務工作。深入實施“高考護航行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積極為考生提供更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志愿填報指導服務。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對個人或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志愿填報活動的監管,嚴肅查處收取高價咨詢費用、價格欺詐及虛假宣傳等問題,提醒考生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詐騙陷阱。
6月25日,在廣東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歐陽謙提醒:部分家長向中介機構高價購買志愿填報服務,甚至委托中介機構來進行志愿填報,這是不可取,也完全沒有必要的。同時他表示:“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在這里鄭重宣布,我們從來沒有授權或者委托任何個人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發布考試招生的相關信息,也沒有與任何機構或者個人開展高考志愿填報指導方面的合作。”
王業亮則談到:“如果一定要選擇志愿填報指導服務,應選擇知名的教育機構或專業的教育咨詢公司,這些機構通常會有一支經驗豐富、資質齊備的專業團隊;在選擇填報師之前,了解其師資背景和教育經歷,看看他們是否有相關的教育背景、招生咨詢經驗或相關證書資質。”在他看來,“考生在人生選擇方面應該保持自主權和主動性。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是獨特的,需要根據個人的興趣、能力、價值觀和目標來做出選擇。雖然志愿填報師或其他咨詢人員可以提供一些專業的指導和信息,但他們并不應該取代考生自身的決策權。”
在志愿填報時,王業亮建議考生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量: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其次是研究社會需求和就業前景,了解哪些專業或領域目前供求狀況較好,未來發展潛力較大;還要綜合考慮個人能力和優勢,具備哪些特殊技能或才能;同時,注意聯系自身發展規劃,選擇能夠為個人長遠發展提供支持的志愿填報方案。(羊城晚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