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6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22日報道,研究顯示,中國工業園區轉向清潔能源可挽救數萬生命,創造上千億美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報道,一項研究發現,相對于2030年基準情景,中國的工業園區如果能更早轉向清潔能源,就可以把溫室氣體排放減少40%以上,并避免數萬人過早死亡。
這項對中國850個工業園區開展的分析顯示,在此類地區去碳化還有助于在2030年創造300億至1560億美元的年度凈收益。
中國有2500多個工業園區,其中大部分依賴煤電。
報道稱,這個由中美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去碳帶來的經濟和健康益處遠超設備和能源轉換造成的成本,從而支持中國工業園區通過投資和政策干預轉向清潔能源。
這個來自普林斯頓大學、中國華電和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估計,這樣的清潔能源轉型將有助于降低PM2.5和臭氧暴露,從而每年使約4.2萬人免于過早死亡。
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力爭要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普林斯頓大學的專家郭揚說:“工業園區可以成為實踐低碳政策的先鋒。”
這個團隊研究了如何把中國工業園區的能源供應去碳化,在現有政策基礎上逐步淘汰煤炭,增加太陽能和風能的使用,把固體廢棄物變為能源并利用電網彌補供應缺口。他們還分析了相關減排辦法在碳、水、健康和經濟等方面帶來的益處。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他們提出的減排方法可以使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減少約40%。
根據這項4月份發表于《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研究,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將下降41%,氮氧化物下降32%,PM2.5下降43%。
這個研究小組還發現,淡水消耗量也將減少約20%,從而減少缺水省份的用水壓力。
這是2月23日拍攝的寧夏同心工業園區清潔能源產業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