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評 >

代工廠全面撤出,越南一季度下崗105萬人,印度成下一投資熱土

2023-06-24 04:55:33 來源:中金在線財經號

據外媒報道,由于訂單大幅下滑,知名運動品牌耐克、阿迪達斯的供貨商,越南最大鞋廠之一的元寶鞋廠,宣布于下月底裁員5700人。公開數據顯示,因一季度企業訂單減少,越南近29.4萬工人被裁員或縮短工時。業內人士指出:越南外貿業已陷入“訂單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幾年前,“越南正在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越南遍地是黃金”的聲音不絕于耳。跨國企業瞄準越南廉價勞動力,想要復制中國發展前期的人口紅利。然而很快,越南取代中國的神話破滅,取而代之的,是跨國企業紛紛押注又一東南亞市場——印度。

被“選中”的印度,能真正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

01105萬工人失業,越南制造不香了?

作為近幾年來崛起的全球代工中心,越南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服飾、鞋品和家具出口國之一。

好景不長,2022年全球運動鞋市場低迷,阿迪耐克削減訂單只是越南制造業寒冬的一個縮影。越媒進一步揭露制造業現狀,今年第一季有近105萬名勞工失業,創下近五年之最。

究其原因,是中國制造的出色工藝無法輕易復制。中國市場作為阿迪、耐克等品牌的主要營收來源,越南制造自上線起,有關質量、設計等市場負反饋撲面而來,國人消費熱情隨之下滑。“穿幾次就開膠,一千多的羽絨服還跑絨”,更有該品牌忠實粉絲表示,“以前守著發售時間買,現在看到Madein Vietnam就不買了”。

兩大巨頭這才幡然醒悟,宣布越南減產計劃。轉移工廠的戰略,的確降低了生產成本,但放棄了“中國制造”,顯然是得不償失的。西方制造業巨頭,再一次把目光瞄準了南亞。

自從印度加入這場“世界工廠”的爭奪后,制造業巨頭爭著到當地建廠。蘋果連同富士康紛紛遷移國內生產線,追加數十億投資“南遷”。

就在近日,全球制鞋龍頭寶成集團宣布進入印度市場,并表示未來12年內于當地投資20億人民幣;全球第二大鞋廠宏福實業,也于今年4月在印南買下土地籌措建廠。

誰也沒有想到,印度這道國門,竟是“進去容易出來難”。

02蘋果工廠:印度根本賺不到錢

令諸多跨國企業始料未及的是,廉價勞動力的“副作用”是根本吃不了苦、沒有合約精神的印度工人;生產所需的配套設備和原材料,都需要從中國進口。西方從人力成本上省下的那兩個鋼镚,基本都花在了進口關稅上。

此外,印度的營商環境更是令人望而卻步。蘋果工廠緯創作為第一家在印度生產iPhone的代工廠,卻在經營12年后宣布全面撤出并解散所有業務,揚言“這里根本賺不到錢”。科技公司小米進入印度市場10年間,為當地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卻在近日收到48億元天價罰單。

正所謂“印度掙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此時的制造業巨頭幡然醒悟,唯有在中國才能夠有穩定的生產水準。

反觀我國被外資企業“拋棄”的這幾年,正加速制造業向高端產業轉型。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元氣因”類生物科技等關鍵領域皆有所建樹。

上述生物科技核心制備技術,早年被美日科學家掌握,核心成分更是在原料試劑網標價近3萬元一克,收割全球有抑衰需求人群。據公開資料,其在哈佛醫學院的實驗中,表現出倒撥肌肉、骨骼、毛發等生理年齡、拓展3成健康期的潛力。

為盡快利好我國2.6億中老年群體,港中文大學科學家積極展開臨床研究。可喜的是,該團隊在“酶催化”領域實現技術突破,使其成本下跌95%。我國生科企乘勝追擊,將國產“元氣因”落地商業化,經由京東輻射至全球中老年群體。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元氣因”全球唯一通過GRAS認證(美國FDA安全認證)的制劑。反觀越南、印度,生科技術領域暫無亮眼科研成果,現階段只能賺些低端制造業的辛苦錢。

東南亞工廠妄想取代中國,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3堅持自主研發,成為人才強國

正如知名評論人盧克文所說:遲早會有別的國家替我們生產鞋子和衣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開著皮卡拖著小船去旅游。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不應局限于低端制造。

近年來,我國各領域科技發展迅速崛起,西方國家急于擺脫依賴也是預料之中。現階段,重中之重是培養出屬于我們自己的優秀企業走向全球,而非吸引外資企業來本土撈金。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時代已經過去,西方的先進技術,我們可以學習,更要超越;未來自主研發、人才強國才是生存之道,“金玉其中”才是硬道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