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范國飛
當手機企業謀求造車的時候,汽車企業也正在通過和手機企業融合,獲得更大的發展優勢。
(資料圖片)
6月19日,星紀魅族集團與極星汽車在上海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宣布設立全新的合資公司,雙方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星紀魅族將負責安排合資公司未來的融資事宜。
極星汽車隸屬于吉利控股集團,星紀魅族的創始人是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兩家公司的合作,將給汽車行業帶來什么?軟件會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競爭的關鍵嗎?
星紀魅族聯手極星
軟件是合作重點
據介紹,合資公司將基于星紀魅族Flyme Auto開發Polestar OS,為極星汽車面向中國市場的產品提供智能操作系統,包括車載應用程序、流媒體服務、智能汽車軟件。該系統還可以實現與手機、增強現實智能終端以及服務應用程序的融合,建設跨終端的數字生態系統。
此外,合資公司還將作為極星汽車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唯一授權銷售和服務渠道,極星汽車計劃將約130名原極星中國雇員轉移至新合資公司。
這也意味著,此次合作后,星紀魅族的業務范圍將由手機、穿戴設備、汽車技術平臺拓展至整車銷售與服務。極星汽車也由一家銷售服務公司轉變為橫跨汽車、手機等多終端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這不僅僅是一家銷售公司,也不僅僅是一家電動車公司,而是以軟件為核心驅動力的多終端公司。” 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沈子瑜表示。
李書福認為,電子科技和汽車產業的跨界融合能夠碰撞出更多的閃亮光芒,為用戶帶來從未有過的極致消費體驗。“汽車工業的發展不是停留在傳統汽車工業領域的一種革新,而是要集合人工智能、無感交互、天地通訊、跨界互聯等能力的多技術融合創新。”
極星汽車是源自沃爾沃高性能系列的獨立純電汽車品牌,在歐洲等市場較受歡迎,但2021年國內銷量僅占全球的7%,出現水土不服。和魅族合作后,極星汽車可以補上智能化的短板,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軟件定義汽車
未來買車就是買軟件
對于此次合作,李書福給予了很高的期待。他認為,全新極星將承接科技電子領域與汽車行業兩大領域的前沿科技,真正進入軟件定義汽車的新時代。
所謂軟件定義汽車,也就是決定未來汽車的是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軟件技術,而不再是汽車的動力大小、是否是真皮沙發座椅以及機械性能的好壞。
沈子瑜曾表示,在智能化轉型上,車企的電子電氣架構業務慢慢做起來了,但是在人機交互體驗上,跟手機公司比差距還是很大。“手機公司的軟件團隊,一定比汽車公司的更龐大。交互體驗、OTA,這些在手機上已經是很成熟的東西,在汽車上卻剛剛起步。”沈子瑜更是放言,“沒有手機軟件賦能的汽車廠商都將逐漸掉隊。”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給出了相同的觀點。他認為,汽車制造商的業務模式將從根本上發生改變。到2025年,許多汽車企業很有可能以接近成本價的價格銷售汽車,并主要通過軟件為用戶提供價值。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測,未來汽車的價值構成將由90%的硬件和10%的軟件轉變為40%的硬件和60%的軟件。
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快速發展,軟件服務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為產業間的深度融合協作創造了更多新機會。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和軟件企業正在加速布局,以應對汽車數智化的時代挑戰。
跟吉利汽車一樣,長安汽車等自主品牌車企也正在加大在汽車軟件方面的投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認為,軟件定義汽車是未來的方向,必須要構建強大的科技力量來攻克軟件的若干領域,包括應用、智能管理、智能制造等。同時,軟件定義汽車可以改變未來汽車的定義,比如,現在的汽車主要是交通工具,未來的汽車是智能汽車機器人,買一輛汽車相當于買了一個司機、一個工作助手、一個生活助手。
當然,汽車并非電子產品,和安全息息相關的硬件性能、產品品質等依舊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