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安徽省總工會始終堅持把網上工作作為工會聯系職工、服務職工的重要平臺,以工會數字化轉型為方向,以數據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健全完善工會實名制數據庫,暢通網上服務職工通道,在智慧工會建設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先行先試做好標準,持續夯實數據基礎
安徽省總工會在工會數據標準建設方面積極探索創新,按照“省總統標準、市總采數據”的構想、“統分結合、共建共享”的模式推動省市兩級職工服務網實現無縫對接。始終堅持采集與治理同步、開發與應用并行,制定《全省工會網上工作考核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在全省推廣實施《工會數據元》《工會信息分類與編碼》兩項數據標準。
為適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迅猛發展,安徽省總工會根據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勞動者“永遠在路上”的狀態和“時間碎片化”的特征,對《工會數據元》《工會信息分類與編碼》兩項數據標準進行及時修訂,更新職業數據字典,并將工會會員申請填報必填項從16項精簡至5項。通過與我省政務平臺“皖事通”數據共享比對,一鍵帶出個人基本信息,有效簡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網上入會流程。
借勢借力做強平臺,持續優化數字環境
安徽省總工會連續三年將智慧工會建設應用列入年度四項重點工作之一,高效建成“一庫、一卡、兩網、兩系統”的安徽智慧工會云平臺,縱向上省市兩級工會打通接口實現數據歸集,橫向上與同級政務系統實現數據共享。
此外,安徽省總工會以貨車司機網上入會全國試點工作為契機,通過大數據手段破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籍“落不下”問題,線上創建工會聯合會“周轉池”,系統按照居住地、手機號、身份證、常用運輸線路等大數據,分析判斷貨車司機入會地,將入會申請分派到對應市級工會,同時,將網上入會審批關口從企業工會前移至市級工會聯合會,由市級聯合會統一承接,先行辦理入會,實現網上入會全流程順暢操作,貨車司機入會比例達到83%。
用心用情做細服務,持續推動數據賦能
智慧工會云平臺建成后,各地依托實名數據庫積極探索開展各具特色的分眾化、差異化服務,寓政治引領于精準服務之中,實現工會與會員之間有效互動,使工會與職工靠得更近、系得更緊、粘得更牢。線上服務助力“工會送崗位 樂業在江淮”工會就業援助行動,兩年累計舉辦網絡招聘會1810場,幫助9.4萬名勞動者穩定就業。打造工會網上“五一學堂”,定期組織工匠直播大講堂,日均超過1.4萬人次在線上學習。開展智送清涼護安康行動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網上溫暖服務季,惠及30423名戶外勞動者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胡淼淼 安徽工人日報記者 劉艷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