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國內著名智庫“壹城經濟咨詢中心”在2023中國財富峰會發布《中國縣域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以“中國式現代化與縣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指出,截至2022年底,中國 內地共有縣域1866個,占全國國土面積的90%左右。在2023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中,四川共有3個縣(市)上榜,分別是西昌市、彭州市和仁壽縣。西昌市位列總第86位,四川縣域第一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這個連續多年被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地城市“占據”的縣域經濟百強縣榜單中,來自四川省涼山州 的西昌市顯得格外突兀。截至目前,西昌已經第4次上榜,2022年的總排名是92位,在四川4個入選縣市中最靠前。但西昌的發展動力顯然不僅于此,僅一年時間,就再進了6位,彰顯出區域經濟強勁的發展勢頭。
產業發展 攻堅拼出一個高質量發展新氣象
2022年,西昌市地區生產總值達672.14億元、增長5%,在全州占比近三分之一,全市工業產值首次達到5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工業投資規模增長65.7%,“工業強市”效益明顯。
當前,西昌市經濟發展正處于“爬坡上坎”的關鍵期,雖然四次躋身縣域經濟百強縣,但市委市政府清醒認識到,“一產不優、二產不強、三產不活”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發展仍然缺乏新的核心增長點,與當前全國百強縣“強縣愈強、千億引領”發展特征差距仍然較大,發展壯大富民產業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西昌邁步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標對表黨中央和省委、州委決策部署,市委十屆四次全會作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牽引全力打造國際生態田園歷史文化名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西昌的決定》,并確定了2023年大力實施“產業發展攻堅年、新區建設突破年、文化旅游提升年”三大主題年行動,全面做好“縣域經濟百強縣爭先進位、高鐵新城建設基本成效、農村土坯房(大磚房)改造攻堅、安寧河流域同城化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五件年度大事。全市干部群眾緊緊圍繞“三大行動”“五件大事”主動作為、爭做先鋒、勇擔表率,助力西昌更好發揮安寧河流域核心引領作用、扛起全州“極核”擔當,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跑出高質量發展西昌“加速度”。
2023年一季度,西昌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2.6億元,同比增長9.9%。總的來說,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穩增長政策持續顯效,全市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但是,很顯然,西昌經濟恢復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怎么鞏固?一句話——拼,還要更拼。
“拼”是西昌的底色。2022年,西昌釩鈦園區成功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入選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名單,北京華騰航材鈦合金材料生產線、華潤中醫藥全產業鏈、四川路橋新基建、成都建國汽車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進度條”持續拉快,全市244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形成實物量,2022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0億元。
拼,離不開實干擔當。今年,“產業發展攻堅年、新區建設突破年、文化旅游提升年”三大主題行動和20個重點項目攻堅組將清單制完成投資實物量425.42億元,以爭當全州乃至全省經濟排頭兵、領頭羊的精神,確保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拼,必須抓早動快。今年2月5日,即大年十五,西昌市舉行2023年“三大主題年”行動項目攻堅誓師大會暨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擂響經濟發展起步就沖刺的戰鼓。
拼,就要有超常舉措。2023年3月發布的《西昌市關于支持工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若干措施》《西昌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措施》《西昌市支持服務業發展獎補措施(試行)》等政策性文件,重在幫助經營主體困難行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
四大產業 集群托起一座座科技新區新城
在西昌市3月份召開的2023年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一份發展攻堅年行動實施方案為全年經濟建設繪制出令人歡欣鼓舞的“效果圖”。
從園區到基地再到田野,華潤雪花啤酒廠、華潤999制藥廠、好醫生集團、西昌繞城公路南環線、高鐵新城新型城鎮化路網、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德瑞教育合作、“蜀道·國際廣場”、恒基華體智慧燈桿、四川路橋新基建工業化研發與制造(西昌)、北京華騰鈦材、創新研發孵化中心、經久生活廣場商業中心等項目建設正在全速推進,好醫生數字化智能工廠、攀西智慧物流園、西昌釩鈦產業園區創新研發孵化中心等建成投用,即將帶來城市面貌的進一步改善和群眾生活品質的明顯提升。
從謀劃全局到主動出擊,從周邊城市到沿海城市,從建筑工地到生產車間,從沃野田疇到開放前沿……處處凝聚著“拼”的濃厚氛圍。
加快推動工業崛起。制造業強則工業強,工業強則產業興。補齊工業短板和補足制造業弱項,是當前西昌在縣域經濟激烈競爭中突破重圍的關鍵所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決摒棄“工業就是污染”“去工業化”誤區,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構建以釩鈦新材料及裝備制造為首位產業,以生物醫藥、清潔能源為支柱產業的現代工業體系,打造千億級工業產業集群和地區支柱產業。
5月10日,在四川西昌釩鈦產業園區內的攀鋼集團西昌鋼釩有限公司,機聲隆隆,生產井然有序。攀鋼集團西昌鋼釩有限公司是國家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重要骨干企業,而這家企業僅是該園區近百家企業中的一家。
2022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將四川西昌釩鈦產業園區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名稱為四川涼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園區以新材料、釩鈦鋼鐵、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為主導產業。
園區現入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2022年,園區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440.5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92.2億元,在園區總營業收入中占比超過66.3%。
同步發展的還有西昌市太和工業園區,規劃控制面積16.52平方公里。園區內釩鈦磁鐵礦及多金屬伴生礦系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已探明儲量9.5億噸,初步估算保有資源儲量17.18億噸。
成都·涼山工業園區現已形成以四川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啤酒、三牧乳業、好醫生藥業等重點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煙草食品制藥產業集群,以中國水電八局西昌制造基地、中冶實久設備結構制造有限公司、華夏集團為代表的機械設備制造產業集群等兩大產業集群,規劃建設以光能、風能開發利用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和汽車、機電、建材、農副產品在內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
西昌工業以四大產業集群為支撐,一座座承載希望與夢想的科技新區新城正在崛起。
集聚創新 要素打造全球新材料高地
新技術新材料引領未來,在西昌高質量發展中影響深遠。汽車早已成為國人家庭的代步工具,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由西昌鋼釩板材廠生產的“西昌制造”的汽車用鋼已占到全國70%市場。
西昌市的釩鈦產業具有明顯的特色優勢,一是資源優勢,該市擁有豐富的釩鈦資源,探明儲量達到1.2億噸,占全國的40%以上;二是技術優勢,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的技術研發平臺,如國家新材料研發中心,四川省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積累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專利技術;三是市場優勢,西昌市的釩鈦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核能、汽車、建筑等領域,享有良好的品牌和信譽,遠銷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西昌市以釩鈦產業為核心,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形成了以釩鈦鐵、釩鈦鋼、釩鈦合金、釩鈦化工等為主的產業鏈,打造出全球新材料高地。圍繞新材料等,西昌釩鈦產業園區以“龍頭引領+鏈式發展”為思路,以“集約、集聚、集群”為理念,積極引入重大項目和企業,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和延伸產業鏈條,加快構建科技含量較高、關聯帶動性較強、互補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目前,西昌釩鈦產業園區已形成以西昌鋼釩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釩鈦新材料產業集群,以涼山現代房屋集成公司、西昌航天宏達公司為龍頭的建筑新材料產業集群,及以四川好醫生集團為龍頭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作為中國重要的釩鈦資源基地,西昌釩鈦產業園區目前已成功創建全省民族地區首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省級近零碳排放試點園區,正積極創建省級綠色低碳示范園區。
以孵化、研發、服務三大功能為支撐,西昌釩鈦產業園區不斷集聚創新要素,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合作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幅提升了自主創新能力。“攀西釩資源綠色高效利用”等3項技術獲國家級科技創新重大獎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家,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43家,成功申報省州科技項目42項,完成專利授權543件。
目前,園區已備案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大專以上研發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20%,園區科技投入占銷售收入3.01%;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10家,擁有檢驗檢測中心等技術服務平臺10家,建成專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工作站2家。
園區依托涼山資源優勢和園區區位、交通、水電優勢,以攀鋼西昌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為契機,大力發展釩鈦、鋼鐵、建材等產業,通過高新技術和先進工藝延伸釩鈦產業鏈,不斷培育產業的多元化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最終將園區建設成為“布局合理、主題突出、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中國釩鈦產業基地。
園區的四川成達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國內最大的釩合金生產企業一一四川萬興新材料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分別占全國釩鈦和釩合金市場份額的40%以上。此外,園區還有多家專業從事釩鈦化工、釩鈦新能源釩鈦裝備制造等領域的企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集群。
未來,西昌市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加強科技投入和人才引進與培養,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拓展國內外市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將西昌市建設成全球新材料高地。
“為了確保園區企業的科技力量不落后,我們在招商工作要特別注重融入國家、省、州發展大局,發展一批強產業鏈的相關企業。同時,我們也將努力提升園區基礎保障能力,對于進入園區的企業,要用心用情幫助它們紓困解難,促使項目高效落地、快速推進,為下一步工業強市、工業強州打下最堅實的基礎。”四川涼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西昌釩鈦產業園區)副主任陳成介紹說。
引進“高精尖”型企業,做成行業的“天花板”,讓“西昌造”走向全世界,也是西昌市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和路徑。在沿著安寧河走訪時不難發現,西昌市的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高起點規劃園區布局、高標準建設重大項目、高質量發展優勢產業、高水平提供管理服務”等特點,因此動力澎湃、持續強勁。
文 | 涼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崇寧 圖/中共西昌市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 | 楊曉瓊
責編 | 李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