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隨著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癌癥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據統計,我國2020年確診新發癌癥有457萬,死亡300多萬,每天有超過1.25萬人確診癌癥。癌癥的死亡人數已分別超過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殺手。因此,定期、有針對性地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是尤為重要的。
但是,有些人明明剛剛體檢完,并沒有明顯的異常,卻在之后不久確診患上了癌癥,這是怎么回事兒?“常規普通體檢不等于早癌篩查,在本質上存在較大區別,如果想要篩查是否患癌,最好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早癌篩查項目。”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馮濟龍提醒。
A釋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普通體檢和早癌篩查存在本質上的區別
“常規普通體檢不等于早癌篩查,這兩種檢查在本質上還是存在較大區別的?!瘪T濟龍介紹,常規健康體檢往往注重常規檢查項目的全面性,篩檢手段相對簡單,并不一定包含針對某一特定癌癥的專項檢查手段,即使所含項目包括一些癌癥檢查項目,但因其檢查的深度和專業的判斷性不足,比如一些普通的體檢機構缺少經驗豐富、腫瘤診斷專業的醫生,沒有胃鏡、腸鏡的檢查,CT和超聲的分辨率不夠等,很容易造成漏診和誤診的情況。而早癌篩查體檢的目的是在“健康”人群中發現早期或沒有癥狀的癌癥病人,或在出現臨床癥狀前,或者在癌前病變,能通過各種檢查手段將其查出,進行早診斷、早治療,達到完全治愈康復的目的。
但是,由于大多數癌癥早期沒有癥狀,又存在不同的生物學和影像學表現,加之各癌種篩檢的設備與檢測指標的敏感度、精密化不一樣,因此常出現假陰性和假陽性等結果,導致早期腫瘤診斷的復雜程度越來越高。所以,腫瘤早期診斷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診斷能力、危險因素評估及對各項檢查指標綜合分析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早癌篩查體檢已然成為一種專業化體檢,并越來越顯示出獨立性和重要性。因此人們在進行早癌篩查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國家也已經開始對早癌篩查體檢機構的篩查培訓、資格審核、結論評估等進行嚴格把關。
B提醒
腫瘤標志物指標異常不一定是患上癌癥
很多人對腫瘤標志物檢測存在誤解,認為指標異常升高就一定是得了癌癥,導致情緒過于緊張、壓抑。馮濟龍表示,腫瘤標志物一般是指腫瘤細胞或是正常細胞受到腫瘤環境刺激所分泌的一種物質,它存在于血液、細胞或體液中,可以經過血液化驗看出是否異常。腫瘤標志物檢測作為腫瘤診斷的重要輔助參考方法,也可以判斷腫瘤的手術、化療、放療的治療效果的評估,也是監測腫瘤治療后是否有復發風險的重要指標。但是有一些組織的炎癥或壞死,例如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也會導致腫瘤標志物指標升高,但不一定是代表患上癌癥,還是要進一步進行檢查。此外,一些腫瘤標志物缺乏特異性和靈敏度,有時也會存在假陽性或假陰性,正常也無法完全排除惡性腫瘤,所以指標升高一定要引起重視,需要再進行多次復查及其他影像學、組織病理學等輔助檢查來排查病情。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癌癥發現即晚期,很可能是一些高危人群,沒有定期做規范的體檢,沒有盡早將“病魔”遏制在萌芽中。所以以下癌癥高危人群需特別注意:有家族腫瘤病史的人群,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腸癌、肺癌、肝癌等;有不良生活習慣,比如吸煙
史超過20年,每天超過20支,經常飲酒或酗酒、長期熬夜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愛吃油炸、燒烤、腌制、熏制食物等;持續肥胖或營養不良、消瘦人群;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高危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者,幽門螺桿菌(HP)持續陽性感染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長期在有害環境生活或工作的人群,如噴漆工人、射線探傷人員、接觸粉塵的工人等;晚婚晚育不育、頻繁流產、多個性伴侶等女性容易患乳腺癌、卵巢癌、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主要與家族遺傳、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有害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病毒感染有關,所以以上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進行早癌篩查。
C建議
早癌篩查別盲目根據高危因素進行個體化選擇
那么,早癌篩查的體檢項目具體應該如何選擇?馮濟龍介紹,早癌篩查體檢要針對不同的高危人群選擇個體化的篩查項目,具體如下:1.有肺癌家族史、吸煙史的要篩查低劑量螺旋肺CT、肺癌系列腫瘤標記物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鱗癌特異性抗原(SCC)、細胞角蛋白19(CY211);2.有食管癌、胃癌、腸癌家族史的伴有消化不良的人群一定要檢查胃鏡和腸鏡、大便隱血試驗、腫瘤標記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724(CA724);3.女性如果外祖母、母親和姊妹有乳腺癌、卵巢癌的要重點篩查乳腺和子宮、卵巢方面,做乳腺、婦科超聲及乳腺X線鉬靶檢查、腫瘤標記物糖類抗原15-3(CA15-3)、糖類抗原125(CA125);4.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長期飲酒史要檢查肝炎表面抗原、肝功、甲胎蛋白(AFP)和腹部超聲;5.已婚或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要篩查宮頸細胞學(TCT)檢查和HPV檢查;6.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要篩查前列腺超聲和前列腺特異抗(PSA)。
此外,馮濟龍提醒人們,防癌應從自身做起,在生活中多了解防癌知識,提升防癌素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不熬夜、分餐飲食,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工作生活,心胸要開闊,避免憂思過重;遠離污染有害的生存工作環境,加強自我防護措施;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減少高脂肪飲食、油炸燒烤食品和腌制食品攝入;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合的運動,量力而行;及時注射抗乙肝病毒疫苗、抗HPV疫苗;家庭裝修要選擇環保無害的材料,而且要至少通風3-6個月再入住;重視早期防癌篩查,最好到市級以上腫瘤專科醫院為好。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禹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