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前不久,在浙大一院皮膚科副主任喬建軍的專家門診,65歲的張大伯卷起袖子,露出手臂,喬建軍仔細查體發現,張大爺的皮膚干得就像開裂的樹皮,而且面部、頸部以及四肢和軀干上遍布片狀紅斑丘疹結節。
這個問題困擾張大伯已經不是一兩天。社區衛生院醫生認為是濕疹,給張大爺配了些藥膏,然而并沒有緩解,還是奇癢難忍。在診間的短短5分鐘,張大伯一連打了好幾次噴嚏,這個細節被喬建軍捕捉到了。張大伯告訴醫生,鼻炎是老毛病了,一年四季都陪著他。
結合臨床癥狀、病史以及抽血化驗結果,憑借多年臨床經驗,喬建軍診斷其為重度特應性皮炎。考慮到既往傳統治療效果欠佳,喬建軍建議生物制劑治療。當天注射了一針生物制劑后,張大爺晚上睡覺就感覺瘙癢明顯減輕。半個月后,張大爺再次到門診注射靶向生物制劑后,瘙癢已明顯好轉,張大爺說,終于能睡個好覺了,神奇的是他的過敏性鼻炎癥狀也比以前減輕。
喬建軍表示,特應性皮炎患者常有特應性體質,表現為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
什么是特應性皮炎?為什么容易把它當成“濕疹”?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具有家族遺傳傾向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確。研究認為,免疫異常、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皮膚菌群紊亂等因素是它發病的重要環節。
很多特應性皮炎患者早期癥狀表現僅為濕疹樣特征,如何鑒別呢?專家介紹,可以通過查看身上有沒有對稱濕疹樣表現,病程有沒有超過半年以及有無其他過敏史、家族史,最終可以通過查血化驗來確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