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評 >

在電廠綠色轉型中釋放青春能量

2023-01-12 04:01:15 來源:京報網


(相關資料圖)

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們解決生產難題,保證機組安全穩定運行■企業/供圖

深冬時節,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的京能電力所屬京秦熱電正值冬供保產關鍵時期,汽輪機飛快運轉帶來的轟鳴聲顯示著這里的忙碌。廠區里卻是另一番景象,既沒有標志性的滾滾白煙,也沒有煤灰到處飛揚。陽光下,漫步其間猶如走進了一座花園。

“雖然是火電廠,但我們從建廠之初就開始了一系列環保創新攻關,實現了超低排放,在國內首創‘六無’工藝系統熱電聯產工程,無燃油、無氫氣、無液氨、無架空高壓線、無儲灰場、無廢水外排。”京秦熱電總工程師、創新工作室負責人魯鳳鵬自豪地說。

這背后離不開京秦熱電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在國家“3060”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2020年,京秦熱電創新工作室成立。一支成員平均年齡只有28歲、高學歷、高水平的隊伍迅速集結起來,為電廠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也為電廠綠色轉型發展增添了動能。

工作室由帶頭人魯鳳鵬負責,現有成員13人,其中本科學歷9人,碩士研究生4人。高級工程師3人,中級工程師3人,助理級工程師6人。

“在國家實施‘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傳統火電企業如何賡續往日榮光,綠色發展是關鍵,創新工作室就是企業轉型發展的前沿陣地。”魯鳳鵬介紹,自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一直致力研究熱力系統的優化、智能控制、先進的環保技術等。在研究課題的選擇上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重點方向堅持自主研發。目前,創新工作室在環保技術領域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智能控制方向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截至2022年,已落地科技創新類項目14項。

提起電廠,很多人印象中都會有滾滾白煙,但在京秦熱電,這種現象已成為歷史。這得益于創新工作室首創的一種間接空冷機組煙塔合一煙囪高度的獲取方法。其實,所謂白煙就像冬天人們在寒冷的戶外呼出的哈氣一樣,是高溫煙氣接觸冷凝所形成的大量霧狀水汽,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汽,對環境質量不構成威脅。但為消除視覺污染,該工作室創新性地采用煙塔合一的方式,采用玻璃鋼煙道取消傳統煙囪,實現了冬季機組滿負荷工況下煙氣消白,解決了煙塔合一排煙技術在國內面臨的環境管理和工程安全難題。這個創新消除了視覺污染,節省了工程投資6500萬元,節約運行費用890萬元。同時,此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同時,創新工作室圍繞機組開展了一系列小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推進節能降耗,創新工作室不拘泥于設計規范,給350兆瓦機組配備了50%錐體雙體真空泵。抽真空是燃煤機組啟停時的重要工序,一般燃煤機組都會配備大功率真空泵,實現啟停時快速抽成真空的目的,實際到了平穩運行階段往往會造成能耗浪費。創新工作室給每臺機組配備了3個小真空泵,并加裝了冷凝器,實時功率下來了,效率卻更高了,一臺機組節省電費每年可達35萬元。

截至目前,廠前區光伏項目、噴氨優化調整、磨煤機降石子煤率改造、石膏濾布圓盤脫水機超聲裝置改造等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超1000萬元。脫硫廢水零排放改造、啟動鍋爐低氮燃燒器改造項目有效緩解了電廠的環保壓力。

創新工作室推動京秦熱電智能研究工作從無到有,取得長足進步。他們先后開發了原煤倉上煤智能預警程序、環保網站數據丟失及恒值報警、環保參數預警、機組主機潤滑油等泄漏報警,鍋爐汽溫超限統計及考核計算等智能預警程序,優化了1號機組、2號機組一次風壓設定值閉環邏輯,建立了機組深調期間經濟性核算模型,取得累累碩果。

例如,工作室首創的鍋爐膨脹在線監測方法成為了保障電廠穩定運行的利器。這套系統區別于以往的人工查驗,可以獲取膨脹量的實時數據,方便運行人員實時了解鍋爐設備的膨脹情況。同時,系統可接入到鍋爐設備的自動控制系統,自動進行燃燒調整。

2020年以來,創新工作室共組織發表論文44篇,解決了多項生產難題,有效保證了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眼下,京秦熱電也正逐步從傳統單一火力發電向綜合能源服務企業邁進,也成為了行業里有口皆碑的科技創新標桿型企業。創新工作室作為其中重要一環,也將持續推進技術攻堅,為能源行業創新進步貢獻來自京秦的青春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