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邊城,詩與遠方。走進當下的阿爾山,一城青山半城泉,秋光迤邐醉游人。繁茂的森林,壯麗的山脈,清澈的河湖,汨汨的礦泉使這里的生態得天獨厚。靚麗的小城,閑適的空間,豐富的業態,快樂的游人讓這里幸福而時尚。
一業興,百業旺!阿爾山市始終秉承“生態立市、旅游興市”的戰略定位,把綠水青山生態優勢轉換成富民強市的產業價值,持續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今的阿爾山,“一城引領、五區支撐”的全域旅游框架全面優化,六大核心產品深度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康養和休閑度假功能更加完善,夜間經濟和冬季旅游市場活力充分釋放,旅游服務設施和服務品質大幅提升,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旅游主導產業地位更加凸顯。
以旅為主、為旅而為,旅游城市精彩蝶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年來,阿爾山市圍繞“阿爾山旅游一定會火起來”的目標,把旅游業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化的朝陽產業,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幸福產業,促進地區發展的龍頭產業,努力提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水平,積極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動景區景點建設全面升級、城市氣質全面提升、城市品牌魅力彰顯,全域全季、差異化、高端化的阿爾山旅游破凡入臻、漸至佳境,實現了“旅游過境地”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優質服務地”轉變。
“一直關注阿爾山好久了,這次終于來上了,真的好清涼、好舒服。我們的研學旅行不僅致力于鍛煉孩子們戶外活動的技能,更讓大家實地感受到祖國北疆的壯美風光。”在熱鬧的旅游大軍之中,來自祖國南端廣州的研學旅行團成員們紛紛為阿爾山風光所震撼。領隊梁雪英是阿爾山的“忠實粉絲”,她一邊向記者展示著自己一直關注的阿爾山文旅宣傳的相關公眾號,一邊講述著疫情結束的第一個暑假,就選擇“奔現”阿爾山的興奮和激動。
眼下,“純凈”“很美”“夢幻”成為大家盛贊阿爾山的高頻詞匯。生態游、康養游、研學游、自駕游正成為阿爾山的王牌旅游項目。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日益完善的服務水平,“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成為更多游客的“用戶評價”。
項目引領、業態吸粉,景城融合城市煥新
休閑項目疊出,游客體驗豐富。著眼于人、著手于產,落腳于城,通過文化旅游賦能城市煥新,實現生態觀光游向休閑沉浸式體驗游邁進。阿爾山青?坊、哈拉哈漂流公園、觀光小火車環城游、森林牧場、森林雪野、圣泉廣場手足湯泉等項目紛紛亮相,形成了一批有故事、有品位、有延伸的二消旅游項目,留住了游客、留住了時間、留住了消費,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旅游業的持續火熱,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興旺。阿爾山旅游度假區內,酒店、餐飲、交通等服務業持續紅火,互市貿易區購物中心、文創店、潮嗨巷等生意火爆。在為游客提供多樣選擇的同時,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創業平臺。
城市內外兼修,純凈美麗待客。按照立長遠、微改造、強提升思路,阿爾山市對民生設施和游客服務場所進行再改造、再完善。實施了阿爾山之窗、旅游度假區巷道風貌改造、城市景觀小品優化、道路交通標識牌建設等項目,既提升了城市的顏值,又豐富了城市的內涵,讓旅游產業和城市同呼吸、共成長,并通過城市的成長助推旅游產業的發展。
慢旅慢游慢享,養心養眼養身。深度挖掘森林、溫泉,氣候、冰雪等特色休閑資源,完善慢游度假配套設施,實施了氧心森林浴道、“鹿角灣”溫泉度假營地、阿爾繕療法體驗館、城市客廳、圣泉雪集等項目。通過休閑養生產品供給的完善和調整,推動游客從“游”到“留”的轉變,加快游覽觀光式旅游向休閑度假式旅游的過渡,最終實現游客“停下來、留下來、嗨起來”的目的。
聚力品牌、提質升級,全力打造阿爾山文旅品牌集群
“我來到阿爾山,看到了茂密的原始的大森林和火山地貌,這里的景色非常的美麗,空氣也很清新,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再來阿爾山。佛山市小朋友蔡梓迪十分喜歡阿爾山。”針對疫情后旅游需求變化和消費升級,阿爾山市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加快推進文旅業態升級和品牌建設,景區景點、地方美食、酒店民宿、非遺文創全面提升,為游客帶來了打卡消費的新體驗。
在文化和旅游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的支持下,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奧倫布坎等A級景區進行了改造升級,太陽谷、口岸門山景區建設不斷完善,阿爾山景區集群初現規模。阿爾山雪村、白狼林俗村、西口幸福苑等特色民宿漸成體系,喆啡、錦江之星等品牌連鎖酒店相繼進駐,旅游住宿品質不斷提升。依托大興安嶺林區、草原牧區、東北農區豐富物產打造的阿爾山“山珍水宴”“西口十八碗”等餐飲品牌,生動詮釋了“好山好水育珍饈”,阿爾山旅游餐飲吸引力進一步提高。
針對阿爾山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文化和旅游部以非遺為抓手,對白狼林俗樹皮畫、柳編等一批項目進行了重點扶持。通過技能培訓、設計提升,這些項目從幾近失傳到重煥生機,樹皮畫作品多次榮獲全國旅游商品大賽金獎和銀獎,成為了阿爾山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名片。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阿爾山創立了“阿爾山禮物”地方文創品牌,以“阿爾鹿”為代表的旅游IP形象美麗靈動,衍生的“阿爾鹿公仔、冰箱貼、徽章”等系列文創產品倍受游客青睞。
目前,阿爾山正以創建國家旅游度假區為抓手,積極開展景區創A、賓館創星、旅行社創A、導游員創佳、旅游服務創優的“五創”活動,全面推進阿爾山市智慧旅游建設,把阿爾山文旅品牌叫響叫亮。
產業融合、鄉村振興,共享全域旅游發展紅利
阿爾山市委、政府把“旅游+”“+旅游”作為發展鎮域經濟和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探索形成“全域旅游+五小經濟”模式,通過景區拉動、企業帶動、能人推動,讓更多群眾參與分享旅游發展的紅利。
白狼鎮是阿爾山旅游特色小鎮。全面停伐以來,白狼鎮一直在探索‘生態工業+特色農牧業+旅游’的融合發展之路,越來越多的當地居民從普通農民轉向旅游從業者,形成了“放下斧頭當導游,小康生活不用愁”的風氣。
五岔溝鎮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優越的氣候條件,培育起食用菌和冷水魚養殖產業,特色農產品不僅在阿爾山各個旅游景點銷售,黑木耳、冷水魚等養殖基地也成為游客休閑體驗的林家樂項目,帶動從業居民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明水河鎮西口村在文化和旅游部定點幫扶下,西口村先后開展了民宿改造、鄉村墻繪、餐飲培訓、文創開發等項目,打造形成了“藝術西口”“西口十八”鄉村旅游品牌,鄉村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村鎮居民發展鄉村旅游的積極性極大提升。
天池鎮把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興邊富民的重要舉措,深挖產業資源優勢,以旅游接待別墅、格林豪泰返租式公寓、門市出租等方式,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2.95萬元。同時依托“鄉村旅游”和“村在城中”的區位優勢,打造“潮嗨巷”“熱力MAII城市餐廳”等文旅融合項目,讓旅游更好地促進鄉村振興。
目前,阿爾山市現有鄉村旅游五星級接待戶1家,四星級接待戶3家,三星級接待戶1家,并積極培育特色民宿、林俗休閑、研學體驗、工業旅游等鄉村旅游業態,鼓勵通過項目開發、合作運營、智力支持等方式,推動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同規劃、同推進、同顯效。
以節促旅、多元營銷,打響阿爾山四季旅游品牌
為助推全市四季旅游發展,阿爾山堅持“做熱淡季、延長旺季、經營四季”的發展理念,大力舉辦特色鮮明、參與性強的節事活動,豐富文化旅游內涵,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2016年以來,阿爾山市共舉辦各類節事活動220余場(次),其中,杜鵑節、圣水節、冰雪節等節慶品牌逐漸成熟。2023年,阿爾山杜鵑節、校友經濟論壇、阿爾山農畜產業發展大會、大食物觀·食品科技與產業創新發展阿爾山峰會相繼舉辦,八方游客“尋花”而來、“覓涼”而入,眾多企業家、知名專家學者奔赴匯聚,為旅游城市發展注入活力、動力、智力。人氣聚、名氣揚!如今的阿爾山,森林康養漸成體系,市場主體更為多元,度假業態更加健全,休閑度假游正在蓬勃興起。
今年1月至7月,阿爾山共接待游客225.83萬人次,同比增長240.21%,實現旅游收入32.75億元,同比上升240.08%。近十年來,阿爾山市接待游客約3000萬人次,旅游收約350億元。
“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林、冬雪泉”。滿載著四季風景的阿爾山知名度和美譽度一再提升,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國家火山溫泉地質公園、中國自由式滑雪訓練基地、中國氣候生態市、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區、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攝影家創作基地、 2023年成功入選“十大魅力打卡之城”、中國避暑旅游優選地等一批榮譽稱號相繼花落阿爾山。
興安多嬌,秋意正濃。深情的大自然用一幀帔畫筆畫出阿爾山絕美的四季,奮進中的阿爾山正以矯健的步伐、堅定的信念、昂揚的斗志向世界亮出最美綠水青山、最靚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