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資本大佬的風云故事
作者|懟嬤嬤
編輯|小浣熊
(資料圖)
6月底,香港上市的創新型金融科技集團云鋒金融(00376.HK),發布一則營業地點及所在大廈名稱變更的公告。??
其公司注冊辦事處及主要營業地點的大廈名稱由“中國恒大中心”更名為“萬通保險中心”。????????
這或意味著這座恒大的香港總部大樓,不再姓許。
▲圖片來源:云鋒金融集團公告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云鋒金融是馬云在香港金融板塊布局的重要平臺。
沒想到,這座去年還在被“李超人”7折賤買的總部大樓,今年就悄然易主。
馬云,似乎始終是許家印核心資產版圖的重點伙伴。
1
一座引起三個大佬
的鯨吞與守護的大樓
第一次看見馬云與許家印坐在一起,
嬤嬤記得,是在恒大20周年一個慶典上。
當天晚上,剛剛登頂宇宙第一房企的恒大,還邀請了王石,只不過,當時被超越的王石,沒有出現在會場里。
這不影響那個,一個疊字的女明星高調露面,讓整個圈內圈外津津樂道。
▲圖片來源:恒大集團官網
實際上,這不是馬云與許家印第一次相遇。
2011年,許家印入主廣州恒大足球隊,
從此恒大,就與足球掛下了不解之緣。
2014年,阿里巴巴耗資12億元買下恒大足球一半股份,
由此有了“恒大淘寶”,還上了新三板。
“恒大淘寶”上市第一年,就虧了許家印和馬云10個億。
大佬從來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2010年,馬云和虞鋒聯合發起創立云鋒基金。
萬通保險隸屬于云鋒金融,其對標對象正是美國的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公開資料顯示,云鋒金融于2018年11月完成向美國萬通國際收購美國萬通保險亞洲有限公司60%的股權。
▲圖片來源:啟信寶搜索截圖
香港不動產業內人士表示,一般來說只有擁有整棟大廈業權的業主才可以更改大廈名稱,大廈租客要改名的情況幾乎沒有,就算給錢也頂多在樓頂立一個廣告牌。
6月22日有香港媒體報道,香港中國恒大中心的出售仍在進行中,可能因為萬通保險是主要租戶之一,因而租用了命名權。
要說恒大香港總部大樓,這是一個傳奇的地方。
2015年,許家印以125億向華人置業買下美國萬通大廈。
2021年8月,剛曝出流動性危機不久的恒大就已經有意出售該項目,當時提出了超過20億美元的潛在價格。此后有消息稱越秀地產可能以105億港元接盤,但最后未能成交。
去年,恒大香港總部有過三次招標,甚至把李嘉誠都吸引過來了,長實集團提交了招標書,欲90億,打七折賤買恒大中心。
說時遲那時快,恒大香港總部大樓遭債權人中信銀行(601998)(國際)牽頭的財團申請接管,事關恒大此前抵押換取的一筆76億貸款融資。
因被債權銀行接管,李超人沒能收入囊中。
隨后又有消息稱,再次放售恒大香港總部大樓,但年初市場消息來看,因買家出價低于標書要求,恒大香港總部大樓再次流標。
直到近期,恒大香港總部大樓易名,它又再次回到公眾的視野。
2020年,盡管曾經的足球第一股“恒大淘寶”黯然退市。
許家印的最優質資產,兜兜轉轉,或還是留給了“好兄弟”馬云。
2
馬云回歸三個月,阿里式“翻云覆雨”
說到馬云,他最近的高調回歸,引起了不少猜想。
前幾年,馬云真正是過上了閑云野鶴般的生活,在國外逍遙自在,
甚至很多人覺得馬云這是要徹底“躺平”安心養老了。
但此時,馬云卻回國了。
而短短幾個月時間,馬云所在的阿里巴巴,卻翻云覆雨,歷經三大變革:分拆公司、分權,和業務重心回歸中小商家,分別涉及戰略、組織管理和業務。
▲圖注:馬云現身阿里總部,張勇請他喝咖啡
3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啟動“1+6+N”組織架構調整,馬云回國后的三個月里,
5月18日,阿里巴巴2023年一季報中,公布第一批走向上市的子公司,“已批準盒馬實施上市計劃、菜鳥探索上市流程,云智能集團分拆獨立走向上市。”
盒馬、菜鳥、阿里云,一下子登上了價值的浪峰。
按照披露的時間表,盒馬“預計將在未來6到12個月內完成上市”,將成為阿里3月啟動組織變革后首個IPO的子公司。
事實上,早在阿里宣布分拆并推動各公司獨立上市時,市場就猜測,盒馬是容易走獨立IPO路線的資產之一。
如果子公司盒馬上市,帶來的第一個影響,是資本市場將會重塑對阿里的估值。
▲圖片來源:盒馬官網
今年618,阿里巴巴業績全線滑鐵盧,連成績單都不敢公布了,屬于淘寶的時代,或者說屬于搜索電商的時代,終將是結束了。
這代表著,以平臺電商加凈現金的方式給阿里估值,已不會再有突破和驚喜。
如果還要在資本市場或投資人圈再釋放新的價值信號,只能看看旗下的子公司、實業板塊有沒有新突破,像生鮮超市、物聯網和人工智能云計算是目前最有話題的概念。
資本市場資深人士王智表示“盒馬釋放估值,其他業務公司后續獨立融資、上市,阿里的估值體系會向分類加總估值法(SOTP)切換”。
▲圖片來源:盒馬官網
當然,在新經濟周期,盒馬的線下經營對供應鏈的壓力和要求也會逐漸增大,而攻城略地式的規模拓展的速度也肯定不如前幾年,上市后的價值故事怎么寫,還有待考量。
與此同時,馬云的回歸,也引起了阿里巴巴管理層的“地震”和“血洗”。
就在張勇喝完咖啡沒多久,他真的去“喝咖啡”了。
618沒多久后,阿里巴巴集團就宣布,董事長張勇正式卸任,由蔡崇信和吳泳銘分別擔任董事長和CEO。
Last
事實上,許家印、馬云、李嘉誠。
一座恒大中心引出的三位資本大佬,代表著不同經營模式的潮起和潮落。
李嘉誠由制造業起家,靠房地產造富,套現離開國內到英國投資發電,趁樓市低點又回國抄底,李氏家族信奉的,是純現金流考量的old money。
許家印更像資本狙擊手,借債務高周轉地產攻城略地,收割回報 ,再打造一系列汽車、消費、體育等資本版圖融資,卻不曾想一招鮮無法可持續發展,一旦資金斷鏈,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而馬云所在的阿里巴巴,經歷了從B2B到B2C的業務模式調整,而在內容電商時代,阿里深知,不能再靠純粹的電商,來描畫增長曲線,數字化轉型,真正發揮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科技屬性和競爭力。可能是馬云需要回歸的初心。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對數。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