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數次拿起放下之后,谷歌終于選擇了斷舍離。
日前,據相關垂直媒體報道,谷歌內部已經決定終止AR眼鏡項目的研發,未來公司將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軟件平臺的搭建上。
(資料圖片)
自2012年推出首款具有AR概念的眼鏡設備以來,谷歌延續超10年的AR之路在如今再次受挫,而從目前全球頭部科技公司的路線來看,對于AR這一市場也已然走出了不同的技術路線。
谷歌放棄AR項目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谷歌終止了一個制造增強現實(AR)眼鏡的項目。
該報道援引三位知情人士透露,這款內部代號為Iris的眼鏡在今年早些時候因裁員、改組和谷歌AR/VR首席執行官Clay Bavor離職等原因而被擱置。
報道稱,自從擱置Iris眼鏡項目后,谷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構建AR軟件平臺之上,員工們正在使用一個內部稱為“Betty”的原型平臺開發軟件,有員工將谷歌的雄心描述為AR時代的“安卓系統”。
公開報道顯示,Iris項目最早在2022年年初曝光,彼時從谷歌官方釋放的信息來看,稱該設備的樣子類似于一副滑雪護目鏡,主要針對實時翻譯領域,使用者佩戴后可以實時看到對話者的譯文,類似字幕效果。
而這款產品在當時也被寄予類似蘋果“one more thing”一般壓軸登場的禮遇。不過當時,谷歌產品經理Juston Payne也坦言,目前實驗室環境測試條件有限,需要進一步在真實世界中測試該設備。
谷歌在AR領域的探索可謂一波三折。
早在2012年,谷歌就推出了名叫“Google Project Glass”的AR眼鏡,2014年該眼鏡登陸美國市場,售價1500美元。當時谷歌宣稱,這款眼鏡能夠實現拍照、視頻通話、上網、處理郵件等功能。
然而,過高的定價加上差強人意的體驗感,令這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很快折戟,谷歌也遭遇了AR領域的第一次挫敗。
梳理發現,為了能夠提升研發的效率,近年來除了自研技術以外,谷歌也在通過收購等方式,加速AR領域的布局。
2020年,該公司就宣布收購了生產AR眼鏡的加拿大初創公司North。Iris的早期版本與North的第一臺設備Focals非常相似。更早之前,谷歌還投資了AR領域最著名的初創公司Magic Leap。
巨頭路線分道揚鑣
盡管可穿戴設備領域已成為全球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但各家認知路線的分野也越發明晰。
以微軟為例,前兩年還高歌猛進喊出“全棧式”布局元宇宙的微軟,今年年初已經悄無聲息地解散掉了所有的XR部門,包括HoloLens、AltSpaceVR、MRTK、MWR等XR業務部門,今年2月又將工業元宇宙團隊解散。
近期,微軟旗下游戲工作室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市場目前太小,還不足以支持Xbox的游戲平臺涉足。
而另一邊一度因“元宇宙”而更名的Meta今年戰略上也發生了明顯的調整。此前公司CEO扎克伯格在全體員工大會明確表示,將把公司重心從元宇宙換到了AI上,他明確了公司聚焦AI的發展策略,指出未來AI技術將與元宇宙和Instagram等產品的融合。
“從現在來看硬件設備是一塊很難啃的硬骨頭,它并不像當年的手機那么順理成章。”一位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各大巨頭“由硬到軟”的轉變反映出當下巨頭對硬件設備領域理解的加深。
而有意思的是,如今蘋果發布的MR產品或許給了谷歌這類走傳統AR路線的公司又一巨大沖擊。
“蘋果能夠實現混合現實(即MR),走的路線是用VR包容AR,我覺得這個技術路線是很明確的,相對來說傳統激光顯示等AR顯得就有些單薄了?!币晃簧虾R行業公司負責人說道。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