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汽車(600166)6月21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3年6月21日接受23家機構調研,機構類型為其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問:對2023年輕卡、重卡增速判斷?
答:輕卡:2023-2026年中國經濟將逐步進入中速、高質量發展階段,市場需求逐漸均衡,貨運市場格局將更加合理,輕卡受治超加嚴、新藍牌法規影響,市場進入調整期。到2023年,我國各地的國三柴油貨車淘汰工作都已基本完成,而基于國家環保力度的加嚴,不少地區也把目標瞄向了國四。截至目前,已有河南、浙江、寧波、上海等地,明確發文確定/鼓勵淘汰國四車。我國國四排放標準于2015年全國全面實施,至今已有8年,2023-2025年主要以淘汰更新車輛為主。 除此以外,小卡2023年后會快速上量。這類車型非常切合中國的城鄉國情,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中小型城市以及城市與城市相隔較近的中短途物流配送。它的相對經濟性一是比輕卡和微卡高,二是絕對方便更加快捷。小卡產品特征填補了輕卡和微卡之間的產品空白,受到一線大城市特種專用用車、二、三線城市物流、農村及城鎮市場的普遍歡迎。與微卡相比,小卡的大空間、大貨箱、低油耗及保養成本低等“實用”特點,通過提供多種燃料形式發動機、制動轉向形式、載重量、貨箱尺寸,滿足多種路面、不同用戶運輸的需求。綜上所述,2023年預計輕卡規模在180-190萬輛,同比增長10%-15%之間。 重卡:受經濟內需不足、外需下行、企業繼續去庫存、PPI探底等多重因素制約的同時,工程機械市場回暖緩慢,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基建市場資金短缺、各地項目開工慢、開工難,自卸、攪拌等工程用車市場也并不如預期好,多重因素疊加導致1-5月市場增幅有限。下半年在穩增長、穩預期、穩消費等政策作用下,各項指標呈現出持續恢復態勢,總體來看我國經濟仍將穩中向好,下半年局部區域存在機會迎來復蘇的轉機,帶動重卡整體銷量水平。總體全年仍有望維持在85-90萬臺水平,增長率約25-30%。
(資料圖片)
問: 刺激下半年增量的驅動因素是什么?
答:總體來看我國經濟仍將穩中向好,隨著“兩會”后相關政策出臺,基層落地效應明顯,三、四季度隨著經濟回暖速度的加快,各地利好政策的推廣,均有利于商用車市場加速恢復,預計政策落地發力將在更多在下半年體現,預計三季度起,消費逐漸回位,市場將進一步提升。 下半年在國家“穩基建、擴消費、保民生、防風險”的經濟基調下,經濟形勢將持續向好,核心驅動因素主要是消費的恢復對于大宗物流和干線物流起到支撐作用、基建的拉動以及出口的加持。其中:基建投資明顯提速,逐步形成實物工作量,帶動自卸、攪拌、皮卡等工程類車輛需求,在保民生政策的推動下就業形勢有望逐步好轉,有利于活躍消費市場,帶動中長途干線物流和倒短物流需求。
問:公司2023年1-5月輕卡、重卡的市場表現為何高于行業增速,公司的舉措是什么?
答:輕卡: 1-5月,行業銷售775327輛,同比增長10.56%;福田銷售175270輛,同比增長21.38%,市占率比2022年底增長3.3個百分點。 產品方面,福田堅持戰略引領,洞察市場需求,在“新藍牌法規”引導下積極布局合規化、輕量化主流輕小卡產品;同時看到消費下行帶來的低端經濟型輕卡的增長,加快調整以奧鈴青春版為代表的經濟型產品,及時代領航經濟型產品的升級換代,各個細分市場產品競爭力均有較大提高。后續隨著混合動力、AMT產品到位,將進一步豐富產品資源,增強產品競爭力。 渠道方面,福田不僅關注傳統分銷渠道的質量提升,同時積極加大平臺客戶、專用車改裝廠大客戶開發力度,提升大客戶銷量貢獻度。 區域方面,福田在鞏固傳統優勢市場同時,通過后臺相關職能終端前移,進一步深耕與下沉市場、提高產品適應性開發,同時加大專項政策支持等加大西南、南方等弱勢區域的資源投入,提升弱勢區域市場份額。 新能源方面,積極探索新能源商業模式,在布局產品同時,聚焦新能源路權城市,布局新能源生態,引導傳統經銷商積極開展新能源業務,提升新能源產品持續上量,同時推動新能源生態盈利模式建立。 重卡: 1-5月,行業重卡銷售40.2萬輛,同比增長23.69%;福田重卡銷售40911輛,同比增長27.33%,市占率比2022年底增長了0.12個百分點。 春節后福田重卡緊抓市場啟動節奏,提前布局與行動,快速復工、圍繞一季度“開門紅”目標,產品提前布局:銀河15L產品引領,年度新產品于22年10月份之前提前到位,節后快速上量;持續打造福康+采埃孚超級動力鏈節油優勢,節油提升5-7%;狠抓細分市場煤炭、危化品、普貨置換周期等市場機會,實現2023年1-5月銷售重卡4.1萬臺,占有率10.2%,同期銷量增速27.3%。 2023年1-5月福田重卡占有率提升0.29個百分點,福田重卡在長途干線、區域集散、工程運輸場景占有率同比提升。
問:輕卡行業中福田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答:技術引領:輕量化技術國內領先,保證質量的同時保證成本控制到位;新能源路線廣泛,適合各種場景客戶選擇;配裝自有/合資公司零部件,動力強勁、質量高有保證、油耗節約10%、噪聲小。后續福田在傳統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在自動擋變速箱、混合動力、智能網聯產品為代表的軟件和硬件模塊開發與標定,提升產品自主可控及競爭力提升渠道優勢:經銷網絡覆蓋廣,售后服務能力出眾,如發生故障可在2小時內實施救援; 規模優勢:新藍牌法規后,整備質量更輕的小卡會更受歡迎。福田做為輕卡龍頭企業,規模效應明顯,小卡產品力出眾盈利能力有保證; 產品全面:福田國內有歐馬可、奧鈴、時代三個面向不同客戶群體的產品品牌,全面覆蓋高、中、經濟型產品市場; 輕卡價值鏈布局廣、競爭力強:主要動傳系統資源可控,發動機有自主歐康和合資動力福康產品,變速箱有采埃孚合資產品,能夠滿足城市、城鄉和城際三大市場不同場景需求。 管理模式優勢明顯:積極進行體系與模式創新,一方面加強內部資源協同,降低研發與營銷成本;另一方面布局后市場等生態建設,增強客戶粘性,延長價值鏈,增加盈利來源。
問:公司回購是否會長期做下去?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方面的未來規劃?
答:基于對未來公司發展信心,今年公司已啟動第三期回購,截至目前已回購股票8500多萬股,主要用于2024-2025年不超過3000人的持股計劃。后續公司將繼續探討股權激勵,包括但不限于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的方式。
問:公司認為未來海外市場的增速及增量?
答:未來3年市場形勢仍然會分區域表現不一樣,中南美、西亞北非、東南亞等傳統基盤市場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仍然會持續,總體商用車市場規模會逐步增長,中系出口憑借在產品相對優勢占有率還會上升;歐洲日韓澳新等發達市場,以前中系沒有大規模的突破,未來在新能源加持下會有較大突破的機會,因此從商用車總趨勢上判斷,未來三年總體仍然是出口增長的趨勢。
問:公司在海外市場的布局如何與友商形成差異化?
答:公司的海外競爭對手很多,主要來自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產品在質量、技術、品牌等方面都有著較高的水平,但公司產品的制造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在價格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同時公司在特定商用車細分行業也有著自己的技術和品牌優勢。 公司重卡產品代次領先,動力鏈(采埃孚+康明斯)動力及質量好,AMT優勢足。福田輕小卡業務出口銷量為福田出口業務最多。主要亮點在于在美洲及南歐等地區銷售渠道較多,同時配件的滿足率在行業內屬于一流。
問:公司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
答:新能源戰略是公司發展的第一戰略,公司將聚焦新能源“30 50”戰略目標:即爭取到2030年,公司新能源滲透率超過50%,成為世界一流新能源商用車企業;2050年實現碳中和,成為全球綠色交通生態領導者。 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已開展全面布局,同步布局純電動+氫燃料+插混路線,涵蓋商用車全系列,圍繞客戶需求,以整車為牽引,下游開展產業生態創新。
問:福田輕型AMT優勢及未來發展趨勢?
答:安全:AMT車重及坡道自適應功能、動傳系統在線診斷與故障報警、整車系統制動控制功能、駕駛疲勞預警、前防撞預警、自動緊急制動; 節能:典型場景工況分析及運用能力、換擋脈譜學習、基于GPS與車載地圖、AMT預見性換擋功能、發動機預見性巡航(PCC); 舒適:均衡換擋過程控制、AMT及發動機協同控制、整車動力懸置優化、懸架精準調校; 智能:選換擋及離合器自學習功能、脫困模式、雪地、蠕行、緩行、動力、經濟模式、OTA軟件及數據升級; 可靠:AMT總成歷經300萬次換擋驗證、整車高寒、高溫、4700m高原驗證、120萬公里用戶里程強化驗證。 輕卡AMT產品處于市場導入期,中國輕卡市場會經歷一個自動擋的培育和發展過程,預計滲透速度低于重型,但是成熟的AMT技術和產品仍將是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關鍵。福田汽車爭取2025年自動擋總體滲透率達到50%;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興銀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華商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華夏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南方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嘉實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國壽安保 | 基金公司 | -- |
富國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工銀瑞信 | 基金公司 | -- |
招商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易安德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景順長城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民生加銀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東方財富證券 | 證券公司 | -- |
中信建投證券 | 證券公司 | -- |
中信自營 | 證券公司 | -- |
中郵證券 | 證券公司 | -- |
信達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國新自營 | 證券公司 | -- |
海通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西南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財通證券 | 證券公司 | -- |
丹羿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中泰資管 | 其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