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安徽省連續三年實現戶籍外出人口凈回流,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14萬人—— 安徽為什么能留人?

2023-10-11 11:45:52 來源:安徽日報

一直頂著“人口流出大省”標簽的安徽,近年來有了新變化。據省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省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全國第二,總量達到6127萬人,同比增加了14萬人,大量人口涌入安徽。


(資料圖片)

安徽近年來人口吸引力表現良好。不僅吸引了眾多在省外的安徽人回流,還吸引了不少外省人員來安徽工作、安家。2022年,安徽凈流入24萬名大學生、農民工回流120萬人。

其中,以農民工為主要群體的人口回流趨勢早已顯現。2020年以來,全省戶籍外出人口累計凈回流30萬人。安徽“能留人”,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人口回流的關鍵因素:

壯大新興產業

擴大就業容量

吸引人口回流,靠的不僅是政策,還有產業。2023年1月至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543.4萬輛,其中安徽生產了51.5萬輛,占全國的9.5%。與此同時,《2023年汽車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7月,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相關崗位同比增長46%,位居全國城市榜首。

汽車產業具有產業鏈長、產業規模大的特點,能吸納大量相關人才。上游原材料、中游“三電”系統、下游整車制造……生產1輛車需要1萬多個零件,單單是1000多個總成零部件,就需要200多個一級供應商。如今在安徽,集聚奇瑞、蔚來、大眾、比亞迪、江淮、長安、漢馬7家整車制造企業,規上零部件生產企業超過1200家。

產業鏈企業聚集,隨之帶來就業迅速擴容。今年年初,在一場比亞迪(合肥)專場線上直播帶崗活動中,直播間訪問次數達7.2萬人次,收取簡歷3130份。

可見,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快速發展,能吸納大量就業人口。這在其他行業也有印證:新晉獨角獸企業宣城市華晟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招聘總監華新果曾告訴記者,僅今年前5個月,公司就新招聘了1500名員工。

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3年6月,在產業結構層次相對較高的電子信息業、汽車業、家電業,我省從業人員分別增長138.5%、51%和28.8%。高端制造業快速發展,吸引著安徽本地及省外就業人口加速集聚。

現階段,我省正如火如荼打造十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汽車產業、光伏產業、集成電路產業……一批產業地標成為引領中國乃至世界制造業趨勢潮流的重要力量。這將持續促進安徽省就業擴容提質,加速人口流入安徽。

“以產聚人”,正是安徽推動人口流入的關鍵因素。

人才匯集的強大引力:

打造創新平臺

營造“養人”生態

近日,“新質生產力”成了熱詞。

“新質生產力”和“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相互關聯。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依靠創新驅動是關鍵。

今天的安徽,最鮮明的生態正是創新。

去年,我省的區域創新能力升至全國第七,“建設自立自強的科技強省”被列為“七個強省”奮斗目標的首位。創新創業環境持續優化,安徽已經成為具有吸引力的人才磁場。

建成以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引領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優化提升、在建擬建和規劃布局的大科學裝置達12個,我國首個深空探測實驗室——天都實驗室進入實質運行和全面建設階段,累計建成“國字號”創新平臺216家,省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34家……我省全力為人才打造好創新平臺,為人才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環境好則人才聚。去年9月,“90后”博士后李鯤就是看中了安徽的創業環境,與團隊共同成立合肥中科立恒科技公司。如今,像這樣的英才正加速向安徽匯聚。

數據顯示,2022年我省新增人才84萬,總量突破1100萬,入選國家級計劃1300余人,居全國前列。

對天下英才來說,安徽已經成為大顯身手的沃野。據了解,去年“科大硅谷”招聘30名管理等領域人才的啟事一經發布,就吸引了全球2000多人報名。

引人更要留人,對于高精尖人才,我省始終抱著最大的誠意,真心實意地對待、真招實策地服務、真金白銀地惠及。賦予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放手讓他們潛心科研、安心創造;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才落戶安居、醫療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就業等方面的現實問題……全要素匯集、全鏈條支撐、全周期服務的人才生態的建設,讓安徽成為養人的天地、創新的高地、人才的福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目前,我省對高學歷、高技能,具有特定工作經驗的高層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數量還在不斷增加。9月20日,我省發布安徽省制造業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報告暨需求目錄,將以更大力度引育“高精尖缺”人才,并推進“皖才回歸”。

人口集聚的重大機遇:

把握新科技革命

加速產業變革

雖然人口回流的趨勢加強,但我省作為一個人口流出大省的現狀沒有改變,2022年我省流向省外人口1126萬人,較2021年下降19萬人,較2020年下降26萬人。人口流向省外呈現放緩趨勢,但數量仍然龐大。

吸引更多人來到安徽、扎根安徽,需要持續提供大量優質就業崗位,這要求安徽大力發展首位產業、培育新興優勢產業,因地制宜扶持主導產業,充分利用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同時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營造一流人才生態,進一步擴大就業吸納容量。

分地區來看,目前合肥人口集聚效應顯著,滁州、蕪湖、馬鞍山人口逐步回流,但皖北人口仍在流失。產業結構層次高低決定著人口流動方向,皖北地區要加快布局相關產業鏈企業,提高地方吸引力。

“以產帶人,以人興城”,這是理想的產城一體格局。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地理區域成為一個產業的創新中心,那么這一中心的集聚效應將會趨向于自我強化。而且這一中心的增長會越來越大,優勢也越來越明顯。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擺在面前,我省正運用“科創+產業”“龍頭+配套”等符合產業發展邏輯、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打法,加快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產業發展和創新生態的相輔相成,將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提高我省對“人”的吸引力。(記者 朱卓)

責任編輯:王振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