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文化景點“串聯成珠”,廣州海珠龍鳳街發布全域文商旅地圖

2023-06-23 05:24:41 來源: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春煒 實習生 盧佳圳

圖/受訪者提供


(相關資料圖)

挖掘海珠人文底蘊,一圖盡覽文商旅與黨建文化“好光景”。6月20日下午,海珠區龍鳳街道學思想迎“七一”系列活動——二龍片區黨建文化導覽圖發布儀式暨老城區新活力圓桌交流會在新一城廣場隆重舉辦。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獲悉,現場龍鳳街二龍片區黨建文化導覽圖和龍鳳街全域文商旅地圖正式發布,以黨建引領、打造江南文商旅融合圈龍頭為主線,突出展現龍鳳街文商旅融合發展的風貌,助力實現老城區新活力。

兩大全域導覽地圖發布,盡覽“哪里好看、哪里好玩”

本次活動由海珠區龍鳳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龍鳳地區創新創意聯盟黨委承辦,海珠區文化館、廣州市新一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工作支持,旨在進一步整合轄區黨建和文商旅資源,充分發揮創新創意類企業的支持作用,加速推動龍鳳地區文商旅高質量融合發展。

現場,《龍鳳街二龍片區黨建文化導覽圖》和《龍鳳街全域文商旅地圖》的發布備受關注。其中,《龍鳳街全域文商旅地圖》包含公共服務、人文歷史景點、創意產業園區景點、商務樓宇、特色餐飲、銀行網點信息、酒店公寓、商超廣場等類別,涉及“吃喝游購娛”的方方面面,為市民游客提供生活服務與娛樂消費的“一站式”指南。

目前,二龍片區高品質提升示范區建設初見成效,并于近期建成了毓秀龍鳳紅色印象路線,為二龍片區的人居環境注入更多“紅色文化”“紅色元素”。《龍鳳街二龍片區黨建文化導覽圖》以“毓秀龍鳳紅色印象路線”為特色,串聯起海珠區承載紅色革命精神、嶺南文化底蘊的名人故居與府邸宗祠,融合黨建、歷史、文化和旅游等資源,讓紅色氛圍更濃。

“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也讓游客開開心心地享受‘龍鳳之旅’。”龍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陳德表示,龍鳳街作為名人故居聚集的文化老街,深入挖掘優質文歷史資源,以“地圖”導覽的形式將豐富的文化創意產業、商圈、景點“串聯成珠”,增強輻射效應,亮出文商旅融合“龍鳳品牌”。

據介紹,以上兩張地圖均印制了紙質版,放置在轄內主要的商場、酒店、公共服務場所等,供居民旅客閱覽。居民旅客只需拿著地圖,就可以知道龍鳳街以及二龍片區“哪里好看,哪里好玩。”

黨建引領成效顯著,加快文商旅融合圈建設

活動現場以“一展”“一論壇”為重點,圍繞如何活躍地區流量經濟、擦亮龍鳳品牌,舉辦了老城區新活力圓桌交流會。

海珠區文化館館長陳宇華認為,龍鳳街擁有如太古倉這樣的“網紅”景點,也擁有鄧氏宗祠、龍驤大街這樣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下一步可以從商業開發、資源整合、活動策劃等方面共同發力,實現文化、商業與旅游的深入融合發展,進一步培育流量經濟,從而整體提升龍鳳地區品牌。

近年來,海珠區龍鳳街堅持黨建引領,以打造江南文商旅融合圈龍頭為主線,打造出太古倉、中船匯、廣百新一城、鳳凰創意產業園等文化地標。據統計,龍鳳街共有文物16處,其中14處位于二龍片區,歷史建筑31處。

黨建引領賦動能,人居環境有保障。近期,龍鳳地區創新創意聯盟黨委發動聯盟黨委所屬支部企業,共同認領“共筑愛心防火墻”微項目,以實際行動支持街道消防安全工作。據悉,該項目為龍鳳轄內272棟無物業小區小高層住宅的974個梯間,添置滅火器1948個,實現無物業小區小高層住宅每個梯口配置2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為轄區居民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

“龍鳳街正站在江南文商旅融合圈建設的風口!”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龍鳳街道將扎實推進文化街區建設,加快推進江南文商旅融合圈建設,努力實現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和老城區新活力。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嚴藝文

校對 | 馬曼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