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甘肅省白銀市堅決扛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政治任務,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持續在抓黨建、聚人才、促振興等方面精準發力,推動組織資源向鄉村聚集,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建強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以組織振興引領鄉村振興
抓實組織提能。白銀市按照“不設比例、不定指標、應整盡整”的原則,以城郊村、城中村、村改社區為重點,緊盯整體功能發揮不到位、信訪矛盾糾紛較多、人居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由縣級領導干部帶隊“村村過”“過篩子”,排摸確定軟弱渙散村黨組織43個、占總數的6.13%,嚴格落實“四個一”措施整頓提升。注重選優配強,采取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辦法,為鄉鎮補充工作人員70名;持續推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優化提升行動,村書記村主任“一肩挑”保持在100%,其中專業管理的村書記227人、占32.34%;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干部”計劃,通過本土選任、公開選聘、外引回請等方式,85.32%的村文書配備實現35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96.01%的村配有大專以上學歷村干部。嚴格駐村管理,制定提升駐村工作質效“14條措施”,建立落實釘釘考勤“月通報”與生活補助掛鉤制度,對未按要求打卡和打卡不滿18天的及時進行通報,確保314個駐村工作隊、949名工作隊員全面覆蓋“四類村”、吃住在村、工作到戶。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產業振興保障鄉村振興
白銀市堅持齊抓共管,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縣區、鄉鎮黨委書記“一把手”工程,組織部門建立落實農村集體經濟提級管理和調度通報機制,每季度對縣鄉兩級農村集體經濟進行排序,每半年通報1次收入情況,對發展緩慢的縣區、鄉鎮第一時間約談督促。堅持挖潛增收,扎實推進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行動和倍增計劃,以中央新一輪扶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紅色美麗鄉村建設計劃為契機,總結推廣龍頭企業運營、“三變”改革推動、紅色文旅融合等11種新型發展模式,持續加大對相對薄弱和收入不穩定村的幫扶支持力度,目前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3757.33萬元、村均5.35萬元,同比增長69.59%。堅持規范運行,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專項督查,聯合市縣財政、農業農村、審計等部門單位,對135個中央、省級扶持項目村和4個紅色美麗村莊開展督查評估,確保權力運行安全、資金使用安全、項目建設安全。
探索挖掘本地人才潛能,以人才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大力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以突出“兩個優先”、培養“五支隊伍”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各領域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全市農業生產經營人才達到3.25萬人、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達到0.18萬人、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達到1.77萬人、鄉村治理人才達到1.25萬人、農業農村科技人才達到0.02萬人,各類人才支持服務鄉村格局基本形成。大力暢通鄉村人才引育渠道,評聘農業領域首席專家9名,采取“組團式”“點對點”等模式,聘期內為鄉村提供技術咨詢服務800余場次,開展專題培訓130余場次,培養農村實用人才3500多人。研究制定《白銀市企事業單位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辦法》,持續下放引才權限,上半年通過發布引才公告、開展高校“雙選會”等方式引進鄉村教師353人、鄉村醫療衛生人才85人。大力實施鄉村人才教育培訓,建成省級農民教育培訓示范基地5個、定點職業技能培訓基地72個,統籌實施“陽光工程”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培訓項目,培育鄉土人才20000名,帶動新型農民6萬戶。大力搭建鄉村人才實踐舞臺,積極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先后選聘動物防疫員850余人,人均每年配套補助資金4000元,開發農業服務專干公益性崗位702個,人均每年配套補助資金6000元,有效充實農村基層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等領域工作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