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廣德市緊盯流動黨員管理,按照有利于黨員合理流動、作用發揮、黨組織教育管理的原則,從完善管理機制、靈活教育形式、優化服務保障三方面入手,確保流動黨員“不斷鏈”。
“小臺賬”發揮“大作用”,讓流動黨員“管理不掉線”。常態化開展摸排工作,依托網格化管理模式,組建摸排隊伍,以實地上門走訪、部門聯動排查、網絡在線填報等方式,縱向到底摸清流動黨員底數,準確掌握流動黨員分布地點、從事職業、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建立健全信息臺賬,以村(社區)黨組織為單位,按時保質完成流動黨員流出時間、流出地點、流出事由等摸排數據的錄入工作,通過實行“一人一檔、一村一表、一鎮一冊、一縣一庫”的動態管理,確保信息要素采集齊全,臺賬內容有源有據。推行專人聯系制度,要求各級黨組織貼身跟進抓好流動黨員管理,明確一名聯絡員與流動黨員結對,利用電話、微信、QQ等方式保持雙向聯系,流動黨員定期線上匯報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動態,聯絡員及時傳達黨支部近期工作任務、有關決議和活動情況,暢通互動渠道,讓流動黨員“流有所管”。
“小課堂”實現“大提升”,讓流動黨員“思想不掉隊”。創新教育形式,充分運用網絡載體優勢,探索實施“云課堂”“云會議”“云賽場”等新穎模式,將“面對面”變為“屏對屏”,引導流動黨員靈活便捷地開展各項學習活動。活用微信交流群,拓展黨員學習互動平臺,依托“學習強國”app、“青年大學習”小程序、安徽先鋒微訊視頻號等多樣渠道的海量優質資源,及時推送學習資料,預先發布學習主題與內容要求,組織黨員會后分享學習方法、交流心得體會,討論線上學習遇到的普遍困惑和個別問題,保障“分散學”的效果。緊抓有利時機,在流動黨員節假日返鄉之際,為缺席、缺課的流動黨員開展集中補學、上門送學工作,按照“時間不能少,內容不能缺,程序不能減”的“三不能”原則,補齊流動黨員“學時”。同時,帶領流動黨員參觀本土紅色教育基地,打造“體驗式”黨性教育模式。
“小主動”激發“大能量”,讓流動黨員“有為不缺位”。適時召開流動黨員座談會,圍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聯系服務群眾、基層黨建工作等主題建言獻策、暢敘鄉情,通過征集本地發展建設性意見,強化支部與黨員、黨員與黨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共謀家鄉發展。實施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具備創業想法、有返鄉意愿的流動黨員反哺家鄉,持續細化技能實訓、政策解讀、創業補貼等扶持措施,以良好環境吸引流動黨員回流,同步選樹流動黨員中的鄉賢能人當好表率,帶動鄉親致富。加大關心關愛力度,聚焦流動黨員子女教育、看病就醫、生活就業、法律維權等實際困難,開設“愛心課堂”、幫助申請社會保障、開展走訪慰問等,并將流動黨員中的年老體弱黨員、困難黨員等作為重點對象,由聯絡員實行“一對一”幫扶,有效傳遞黨組織關懷。注重作用發揮,以提供一條信息、認領一個心愿、參與一次活動,積極引導流動黨員亮出身份,確保黨性不褪色。
責任編輯:王振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