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綜合保稅區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對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4月19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合肥海關積極推動安徽綜合保稅區提升開放能級,一季度全省綜合保稅區進出口290億元,其中,出口193.5億元,增長17.9%。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績效評估結果,合肥經開綜保區和合肥綜保區在全國排名分別居第11和第20位,較前次分別上升3位和23位,均躋身全國A類;蕪湖綜保區全國排名第49位,上升19位。
目前,安徽共有5個綜合保稅區,分別為合肥綜保區、合肥經開綜保區、蕪湖綜稅區、馬鞍山綜保區和安慶綜保區。安徽出臺《支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自貿試驗區統籌發展十二條措施》,細化管理機制、流程優化、拓展功能、新業態發展等方面支持舉措。對全省5個綜合保稅區發展現狀進行逐一分析,研究提出“一區一策”發展建議和海關支持舉措,與地方政府共同推進綜合保稅區提質增效。
同時,優化信用管理,加大區內企業海關信用培育力度,落實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便利措施;積極推進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試點和企業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等政策落地生效,一季度為企業減輕稅負1076.9萬元;區內企業應用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內銷貨值 2112萬元,節省關稅135萬元;支持區內加工制造企業利用剩余產能承接境內區外委托加工,一季度累計加工產值2315萬元。
安徽以制度創新為抓手推動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統籌發展。加強與滬蘇浙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聯合長三角兄弟海關打造區域管理主體、區內企業多元參與的進境貨物木質包裝檢疫監管新模式,允許守法自律企業在區內特定地點實施木質包裝綜合管理,全面提升通關效率;試點綜合保稅區內網購保稅零售進口促銷報備新模式,跨境電商企業通過線上報備,審核時間由2天縮短為2小時,預計每年每家企業可節省10萬元;開展綜保區“無感通關”監管模式創新,將貨物過卡口用時壓縮90%。
責任編輯:王振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