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9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3年一季度外貿情況新聞發布會。一季度,安徽省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111.7億元,同比增長88.1%。
合肥海關政治部主任吳向前在會上介紹,近年來,世界各國對新能源、綠色低碳領域重視程度逐步提高,國際市場的旺盛需求也帶動我省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增長。他表示,今年一季度安徽省“新三樣”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有出口記錄,其中荷蘭、美國、巴西、西班牙、比利時為前五大出口市場,分別增長32.4%、427.6%、41%、148.4%、1062.8%,規模合計占“新三樣”出口總值的53.6%。其中,太陽能電池出口總值領跑“新三樣”。一季度,安徽省出口太陽能電池7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4%,占同期全省出口總值的6.2%。同時,在國外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我省電動載人汽車出口9.9億元,增速達374.7%;鋰電池出口28.8億元,增速達229.2%。
吳向前還表示,為支持“新三樣”擴大出口,合肥海關一是提升通關速度,二是釋放海關企業信用管理紅利,三是做好技貿服務工作。譬如,針對新能源整車滾裝出口、散件集裝箱出口等不同需求量身制定監管方案,第一時間辦理裝運前檢驗、貨物通關等手續,協調口岸單位壓縮作業時間;采用“提前預約、隨報隨檢、即檢即放”查驗模式,允許鋰電企業同類危險貨物包裝并批申報,壓縮出口產地檢驗時長超60%;對光伏企業分類實施“即報即出”“即報即檢”業務,壓縮出口申報前監管時長35%。(記者 孟一凡 許夢宇)
責任編輯:王振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