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滁州的測控、馬鞍山的先進鋼鐵和蕪湖的機器人一同成為“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2月17日,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創新型產業集群的通知》,全國46家集群確定為創新型產業集群,并納入創新型產業集群評價管理工作體系。其中,安徽3家創新型產業集群入選,分別為滁州高新區智能測控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馬鞍山慈湖高新區先進鋼鐵材料制品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蕪湖市機器人與增材設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上述三大集群也代表三座城市未來創新產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滁州高新區智能測控裝備制造產業擁有40多年的發展歷史,圍繞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等重點領域開展原始創新,聚力打造智能測控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馬鞍山市也在加快打造“1+3+N”產業集群,其中“1”即以鋼鐵產業為主導的先進結構材料國家級產業集群。
蕪湖市機器人產業近年來也取得長足發展,建成全國首個國家級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形成了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機器人本體全面接近國際一流水平、機器人系統集成日趨成熟的全產業鏈集聚態勢。
根據科技部定義:創新型產業集群是指產業鏈相關聯企業、研發和服務機構在特定區域集聚,通過分工合作和協同創新,形成具有跨行業跨區域帶動作用和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組織形態。
2011年7月,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科技部啟動實施了“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該項工作的整體思路是通過加強政府引導、制定發展規劃、優化市場配置和提升產業鏈協同創新等措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從而提升區域和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及國際競爭力。
經過多年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為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融合,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記者從科技部火炬中心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創新型產業集群147家。其中,121家創新型產業集群位于107家國家高新區內,占比82%。(記者 梁巍)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