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光明日報記者 丁一鳴 常河 光明日報通訊員 羅婷婷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千古名篇《贈汪倫》中的“桃花潭”就在安徽涇縣。今年春節期間,涇縣各大景區游人如織。而在另一邊,涇縣經濟開發區各民營企業也早早復工復產,鉚足干勁抓生產、搶進度、趕訂單。
近日,記者走進安徽凱特泵業有限公司,只見車間內已恢復正常生產,各工位一線技工緊張忙碌,勞動景象一派火熱。該公司是一家2006年建立的民營企業,憑借拳頭產品KNP高溫耐酸泵,迅速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2022年實現了廠房搬遷與擴建,今年春季訂單火爆,供不應求。
在安徽皖南新維電機有限公司車間內,各條生產線緊鑼密鼓地進行生產。該企業從事電動車輛用驅動電機研發生產,是國內最早生產驅動電動機的廠家之一,其產品開發均具備填補空白、替代進口、行業首臺套等創新屬性,并且形成了批量銷售。今年一季度企業訂單飽滿,目前員工全員在崗,生產勢頭強勁。
截至目前,涇縣經開區已有51家規模以上企業開工生產,開工率達98%;員工返崗超4900人,返崗率接近100%。
春節過后,企業用工迎來小高峰。涇縣經開區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主辦了“大展宏‘兔’‘職’在經開”網絡招聘會專項活動,現已發動全經開區63家企業參與活動,累計發布崗位256個,預計招聘員工867人,已吸引超5000名求職者關注。
與此同時,安徽民營企業不斷迎來政策利好。2月9日,安徽發布《金融助力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穩增長促發展強信心若干措施》,在暢通政銀企對接合作機制等10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只能加強、不能減弱!”在安徽省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表示。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