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經安徽省政府批準,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國資委聯合印發《安徽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盡職免責工作指引》,明確了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等非工作人員主觀原因造成代償或損失的14種免責情況(正面清單)、工作人員存在工作失誤等11種不得免責情況(負面清單),建立“愿擔、敢擔、會擔”的長效機制,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不斷創新,更好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
安徽省對納入盡職免責范圍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內涵進行了界定,是指堅持政策性定位,重點服務小微企業、“三農”主體,單戶擔保金額2000萬元(含)以下、年化擔保費率低于1%(含)的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業務。盡職免責是指擔保機構在融資擔保、再擔保業務發生代償或損失后,經過有關工作程序認定,有充分證據表明,擔保機構內部部門及相關工作人員已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機構內部管理制度勤勉盡職地履行了職責的,應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責任。比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事件過程中,為重點保障和受影響領域的主體、或有政策文件要求予以支持的重點企業、群體和項目,提供擔保服務發生代償的;自然災害、國家重大政策調整等因素導致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發生代償,且相關工作人員在風險發生后及時揭示風險并積極采取風險化解措施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不直接參與盡職調查的“見貸即?!鳖惖日咝匀谫Y擔保業務品種發生代償的等情形,可免除全部或部分責任。
截至10月末,全省140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融資擔保在保余額2276.16億元,放大倍數為3.91倍,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平均擔保費率為0.77%。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相關工作指引的出臺,可以鼓勵機構更好地釋放擔保資源,為安徽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融資增信服務。(記者 何珂)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