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環球新視野】霍山縣:黨建引領“全科網格” 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2022-12-08 16:35:12 來源:安徽先鋒網


(資料圖)

六安市霍山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用好網格化服務管理這個抓手,不斷推進“黨建+全科網格”工作,全力服務好群眾,有效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推行“多網合一”,把黨的組織建設在網格。把村級黨建、綜治、民政、信訪、護林防火等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全科網格”,由村黨組織書記擔任總網格長。根據各村民組地理位置、人口數量、黨員分布等情況,按照4-5個村民組的規模劃分“片區網格”,并設功能型黨小組,由村黨組織班子成員或駐村工作隊、村委會成員中的黨員擔任黨小組長和片區網格長。每個村民組設置一名專職網格員,每個“片區網格”設置若干名網格協管員,建立“責任區”,全覆蓋聯系群眾。推動“多長合一”“多崗合一”,片區內河長、林長等無工作補貼的崗位由片區網格長兼任,片區內護林員、民情聯絡員等有工作補貼的崗位由專職網格員(網格協管員)兼任。目前,全縣133個村(農村社區)劃分片區網格783個,設立黨小組598個,設置片區網格長665個,推選黨小組長598個,設置專職網格員2583個,設置網格協管員2060個。

健全運行機制,把資源力量聚集在網格。通過網格員組織定崗、公示上崗、督促履崗、考核評崗等環節,構建集約高效、監管全面的網格治理體系。實行事務分級分類辦理制度,對一般性事件、突發性事件,群眾關切度高、迫切需要解決的事項,實行分級分類辦理,及時研判回應,做到事不過夜、即收即辦。建立“骨干聯戶、村干包片、三級上報、村鎮會商”機制,變“線條用力”為“網格合力”,黨小組長(片區網格長)每月召開網格員工作例會,村黨組織每季度聽取黨小組長(片區網格長)工作匯報,鄉鎮黨委每年底對片區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和網格中黨員履職情況進行考核。

堅持先鋒引領,把為民服務體現在網格。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目標,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把黨小組會與村民組會結合起來,充分運用“三個三分之一”黨群協調議事會等方法,推動村干部、駐村干部、黨員骨干、村民組長經常性深入包保片區,采取“板凳會”、群眾夜話等形式,傾聽群眾心聲,做到“六必訪六必知”,及時掌握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深化拓展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度,實行群眾事務“網格員領辦”機制,村組干部和黨員骨干對責任區域內的群眾每季度遍訪1次,對“六必訪”人員每月遍訪1次,對發生重大變故的家庭做到隨時訪,切實解決群眾“找不準門路”“多跑冤枉路”等問題,提升群眾訴求辦理效率。截至目前,全縣村級黨員干部走訪群眾39774人次,解決矛盾糾紛1368件。

堅持減負增效,把支撐保障落實在網格。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切實為村級松綁、減負。全面落實村干部養老、醫療、人身意外傷害和工傷保險政策,建立村干部報酬常態化調增機制,及時兌現在村任職優秀人才補助,不斷增強崗位吸引力。嚴格執行村干部養老、醫療、意外傷害等保險政策,鄉鎮每年組織村干部進行1次免費健康體檢。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招錄鄉鎮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力度,健全選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進鄉鎮領導班子常態化機制。健全村民組長(專職網格員)工作報酬機制,按照“基本報酬+績效報酬”方式。探索建立村干部容錯糾錯機制,及時為受到不實反映的村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顧慮,讓想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輕裝上陣、大膽沖鋒。

責任編輯:陳珺

關鍵詞: 黨小組長 神經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