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信息通信業正迎來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6月28日,在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縱觀全球信息通信業的科技創新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20世紀中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策源創新階段,信息通信領域實現了許多從0到1的創新;二是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的迭代創新階段,實現了從1G到4G的產業化、規?;l展;三是近年來的融合創新階段,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催生自動駕駛、無人工廠、元宇宙等新業態、新模式,掀起了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
楊杰認為,新階段新趨勢,既孕育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對產業轉變發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通信業要主動把握機遇、尋求突破,著力推動“三個融合”,力爭在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更快的發展。
一是推動CT、IT、DT技術融合。經過多年發展,CT、IT、DT三類技術形成了各具特點,且相對獨立的技術路線。隨著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化,單一技術已難以解決大規模、復雜性問題。
一方面,對于網、云、數、智、安、邊、端、鏈等關鍵共性技術,要綜合運用標準驅動、開源共享等多種模式,推動這些技術在理論、標準、架構等方面的協同互促,實現CT技術穩定性、可靠性與IT、DT技術靈活性、開放性的優勢互補,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整體效能。另一方面,對于6G技術的演進,要聚焦逼近“香農極限”的下一代通信技術重點領域,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突破新型網絡架構、通感算一體、智慧內生等關鍵技術,持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
二是推動連接、算力、能力服務融合。隨著海量數據的不斷涌現,面向數據感知、傳送、存儲、處理全環節提供一體化支撐服務,已成為全社會的普遍需求。特別是當前AI大模型的興起,進一步激發了對高價值數據、高性能算力、高標準算法的迫切需求,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服務體系向連接、算力、能力深度融合的方向加速演進。
一方面,要將算力網絡作為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創新的重要方向,強化算網大腦、算力路由等核心技術攻關,豐富智算、超算等多樣化算力資源,促進算網體系架構、應用服務不斷演進。另一方面,要將能力中臺作為賦能全社會創新的重要載體,特別是面向全社會廣泛關注的通用人工智能領域,依托中臺沉淀匯聚大模型訓練所需要的文本、代碼等數據資源以及算法工具,實現更大程度的能力開放、知識共享,加速通用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
三是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生活、治理應用融合。為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潛能,信息通信業需要加強與政府部門、各行各業的協同聯動,面向生產、生活、治理各領域,盡快形成一批具有規模效應的示范應用,有效解決全社會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關鍵問題。
一方面,要推動更大范圍的融合創新。深入參與各領域數字化發展的頂層規劃和政策咨詢,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行業企業的聯合研發,推進信息技術標準與產業標準的有效銜接,持續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邊界。另一方面,要推動更深層次的融合創新。以市場需求為牽引,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關鍵環節,助力傳統產業提升生產效率、突破發展瓶頸。
針對如何深入推進“三個融合”,由點及面帶動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楊杰提出了三點倡議。一是共同推動5G應用的縱深拓展。強化5G融合應用、示范項目的國際合作交流和最佳實踐推廣,加快多模、多頻、多形態智能終端研發,打造豐富多彩的5G產品服務,促進5G在全球的快速普及。二是共同推動技術的演進升級。充分借鑒網絡創新發展經驗,推動全球在算力網絡的技術路線、演進方向等方面達成共識,加快算力網絡從理念構建走向產業實踐;同時,聚焦6G發展,強化理論研究、技術攻關、場景探索的跨國、跨行業合作,形成全球統一的6G標準和產業體系。三是共同推動能力的互通共享,構建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