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為期兩天的民生證券“天工人巧日爭新”人形機器人高峰論壇在上海開幕。
站在當下時點,代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新趨勢的AIGC、ChatGPT等概念持續走熱。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融合應用,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商業化進程也不斷推進。作為當前機器人領域的“流量明星”,人形機器人大受追捧,潛在市場龐大。
(相關資料圖)
然而市場變幻莫測,如何霧里看花、精準把握行業投資策略?
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助理、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李哲認為,全球又進入新一輪科技涌現期,AI、人形機器人等新科技到達發展奇點。海外人形機器人研發不斷迭代更新,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小米、優必選、達闥、追覓、宇樹、智元、伊艾克斯、博實股份等多家優秀人形機器人公司不斷涌現。谷歌deep mind團隊推出RT-2,李飛飛團隊開發具身智能等系列運控算法推陳出新,大模型、深度學習等前沿內容逐步深入機器人運控算法。多模態大模型主力下,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有望加速。而電機、減速器方案,傳感器方案、外觀結構方案多樣化,根據應用場景與應用需求不斷調整。
優必選專家認為,大語言模型、具身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為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發展帶來雄厚的技術基礎,人形機器人將在工業、商業和家庭等多個領域逐步商業落地。
達闥機器人專家則提出,云端智能,是人形機器人的必由之路。利用大模型RobotGPT以及達闥機器人海睿OS機器人開發套件和系統 HARIX RDK,可以快速開發機器人技能和應用,實現了AI 大模型在云端機器人中的應用。
在技術更迭浪潮下,今年3月19日,民生研究院率先成立業內首家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時,民生證券還成立人工智能產業顧問委員會,致力于凝聚產業的智慧與力量,共同助力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目前,民生證券人工智能顧問委員會首批成員涵蓋上市公司黨委書記、上市公司董事長、上市公司總經理在內的21位成員。
據了解,民生證券研究院當前已建立逾200人的研究及銷售團隊,且不斷提高行業覆蓋,陸續引入了能源開采、金屬、宏觀、策略、機械、建材、電子等行業一大批業內優秀分析師,覆蓋了26個重要行業和領域。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民生證券實現分倉傭金收入1.92億元,同比增加7,412萬元,市場排名躍升至全市場20強,同比增速達到63%,位列20強券商第一位。
民生證券2022年上半年傭金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331%,挺進“億元俱樂部”;下半年則以更優異的業績推動全年實現分倉傭金收入2.9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18%,市場排名從49名飛速提升至第28名,躋身30強。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