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曾璽凡 通訊員 鄧瓊
(資料圖片)
2023年,長沙市教育局明確提出樹立“品質教育”新品牌的發展方向,標志著長沙教育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8月30日,“樹立‘品質教育’新品牌 構建長沙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范式”專題論壇在長沙教育學院隆重召開,百余名全市各校代表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討新階段下的“品質教育”發展。
論壇伊始,長沙高新區虹橋小學校長周琳以《運動讓改變發生——我眼中的“品質教育”》 為題,向大家介紹了成“以體育人”的“虹橋實踐”。
“在教育的諸多領域里,身體素質就是第一品質,體育學科就是第一學科。”周琳認為,讓運動成為一種習慣,不僅僅是為了鑄就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也是學校踐行“品質教育”理念、做好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
周琳回憶道,2016年,虹橋小學學生體質健康優秀率不足5%;2017年,學校開設跳繩社團活動課,第一個學期僅有1名學生報名……為了在校園里普及與推廣體育運動,改變學生身體素質欠弱的現狀,她將體育作為第一學科,推行全員運動會、開展體育教學改革,讓健康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禮物。
寧鄉市沙田鄉五里堆中學校長鄧澤華則以本校發展為例,道出了一所老舊的偏遠農村學校連續12年獲得縣域教育教學綜合辦學質量特等獎,躋身長沙市課改樣板校、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實驗學校、全國留守兒童示范家長學校之因。
“鄉村學校要品質發展,應該踐行好‘三要’。”作為校長,鄧澤華十分看重家長的認可滿意度,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隊伍的教研課改能力,“家長認可滿意、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幸福成功,三者相輔相成,是農村‘品質教育’的內涵所在,沿著‘品質教育’一路前行,鄉村教育必將振興。”
開福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龍舟將開福區在積極探索“品質教育”發展中的共識,與在場來賓分享。近年來,開福區全面實施《開福區卓越工程(學校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堅持教育規劃引領、問題精準聚焦、資源優化配置,舉全區之力、部門聯動、專班推進,確保基礎教育學位充足,公辦園位保障有力,交上了較為滿意的民生答卷。
“2022年新開學的湘一史家坡學校前身是史家坡小學。學校地處福元路片區中心地段,僅拆遷成本就高達2.5億元。”龍舟說道。一邊是居民亟需優質教育資源,一邊是原址改擴建成本太高,如何取舍?
在升級教育品質面前,開福區委、區政府的決心十分堅定,斥資5億元完成了學校改擴建,百年老校煥發了新的生機活力。
長沙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孫傳貴在論壇上完整闡述了“品質教育”的內涵、背景、特征與路徑。他指出,舉辦專題論壇的目的就是要集思廣益,探討如何把“品質教育”從口號變成實踐。
“只有回到原點重新思考和認識:什么是教育,教育如何服務于人類社會的發展。當我們進行這樣的高品階的思考,才能夠重新建構自己的教育理念、辦學目標和工作舉措,才有可能真正辦好品質教育。”孫傳貴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