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地市 >

2023年重慶城市體檢,啟動!

2023-07-05 17:42:03 來源:中國質量報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羅銘銘)7月4日,為了解人民群眾對城市人居環境的滿意度,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召開2023年重慶市城市體檢啟動會暨街道社區調查培訓會。

市民可通過長按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參與“2023年重慶城市體檢居民滿意度問卷和城市改善建議”活動。


【資料圖】

此外,會上還解讀了《重慶市2023年深化城市體檢工作制度機制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中主要涉及以下幾點:

工作范圍

結合重慶“多中心、組團式”的城市空間格局等市情市況和“系統化、層級化、多元化”等體檢工作基礎,選取中心城區作為整體開展城區(城市)層面城市體檢試點;

選取渝中區石油路街道、渝中區上清寺街道、九龍坡區二郎街道等3個試點街道及下屬22個試點社區開展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層面城市體檢試點。

工作任務

根據試點任務要求,此次城市體檢工作將圍繞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城區(城市)4個層級,搭建重慶城市體檢“1322”工作體系,加快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推動我市城市體檢工作在全國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1、構建1套城市體檢指標體系

城區(城市)層面

根據重慶市直轄體制和超大城市特點,劃分2個層級建立體檢指標體系。

將中心城區作為整體層級開展體檢,聚焦建設創新之城、開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態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增加“川渝毗鄰地區新增合作事項數量”“常住人口凈流入率”“城市對外骨干交通通道數量”“歷史文化區改造完成率”“更新項目平均實施周期”等指標,形成反映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可持續發展且能有效指引重慶城市更新工作方向和頂層設計的城市體檢指標體系。

將中心城區各區作為分區層級開展體檢,以渝中區、九龍坡區為試點,根據本區差異性特征問題與目標定位,增加“已征收未利用的建設用地面積”“居住建筑公房產權占比”等指標,形成“基礎+特色”的區級指標體系,指引區級城市更新規劃編制,強化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統籌力度。

街區層面

圍繞十五分鐘生活圈建設、打造活力街區等目標,增加“城市排水設施異味消除率”“道路無障礙設施設置率”等指標,查找街區突出民生問題,評估街區更新潛力,作為編制更新片區策劃、生成城市更新項目、建立更新項目庫、制定更新年度計劃的依據。

小區(社區)層面

結合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完整社區、現代社區、智慧小區等要求,增加“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智慧小區占比”等指標,查找小區(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短板與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形成問題臺賬,推動社區更新。

住房層面

圍繞住房安全耐久、功能完備、綠色智能等方面,聚焦老百姓住得“放心、安心、舒心”,增加“CD級危房數量”“公房數量”等指標,確保指標表述簡明易懂,讓人民群眾能理解、有共識、愿參與,推動住房更新改造。

同步探索指標數據多元采集方式,通過參考國家地方規范標準、案例城市對比、分區對比等方法,建立不同層級指標評價標準。

總結試點成效,圍繞生態、交通、安全、智慧等重點領域開展城區(城市)級城市體檢專題研究。

2、探索3項城市體檢方式方法

構建分級體檢問題診斷模型

圍繞城區(城市)、街區、小區(社區)、住房四個層級,綜合指標分析客觀評價與居民滿意度主觀評價,系統識別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以及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明確不同層級年度更新重點領域,評估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工作成效;

基于“橫向可對比、內部可監測”診斷機制,識別不同層級差異性特征與問題,提出相應更新指引和治理建議;

總結試點成效,開展分級城市體檢工作技術方法研究。

構建“城市更新專項體檢”應用模型

圍繞“全面摸查資源、精準識別問題、持續監測成效”三個方面,持續開展城市更新專項體檢。

通過細化體檢顆粒度。圍繞老舊小區(街區)、歷史文化區、老舊商業區、老舊廠區等不同類型,識別更新資源空間分布;

通過對居民意見、更新資源與問題診斷結論進行空間疊加分析,形成城市病灶分布圖,明確更新任務的空間靶向;

通過持續監測既有更新行動與更新項目推進情況,對關鍵問題進行深入診斷,梳理總結更新推進的堵點卡點;

總結試點成效,開展城市體檢推動城市更新技術方法研究。

建立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模式

依托群眾力量建立長效社區調查與問題整改機制,組織小區物業、社區網格員、樓棟長等基層人員力量參與城市體檢,構建“提出問題-核實問題-解決問題-整治反饋”的閉環工作流程。

依托“市民醫生”小程序與城市體檢信息平臺,以信息化手段填補建筑普查間隔期數據空白,實現居民問題動態采集,掌握動態變化情況。

圍繞“解決老百姓身邊的事”,搭建多元主體參與的民生議事平臺,舉辦“居民議事堂”“綜合會診廳”等活動,實現“問題實時溝通,部門及時響應”的議事機制。

3、創新2項城市體檢工作機制

探索“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體檢工作機制

通過試點工作明確四個層級在分工協作、上下傳導等方面的工作內容,探索建立四級聯動機制,構建完善“數據采集與動態更新”“議事協調聯動”“問題收集與整改督辦”等工作制度。

完善城市體檢推動城市更新工作機制

將城市更新涉及的市級統籌、區級規劃、片區策劃、項目實施等工作內容與不同層級城市體檢進行銜接,細化完善城市體檢數據調查、空間分析、問題轉化、項目生成、時序安排、效果評估等工作內容,建立“體檢發現問題,更新解決問題,評估鞏固提升”的工作機制。

4、形成2套工作成果

試點工作報告

試點工作報告重點圍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本次試點工作要求,從指標體系、體檢方法、工作組織、工作機制等方面總結試點經驗,提出意見建議。

基于中心城區體檢成果,計劃在8月底形成城市體檢工作報告。

城市體檢報告

城市體檢報告重點圍繞建立“四單一表一庫”城市體檢成果體系,推動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鞏固提升”工作機制。

采用橫向對比的方式充分挖掘城市發展優勢,形成“優勢清單”;

通過對標發展目標和先進城市差距查找城市發展短板,形成“短板清單”;

通過把脈城市運行狀況,聚焦老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診斷“城市病”,形成“城市病清單”;

通過研判城市體檢問題的輕重緩急程度,明確風險等級并提出整治意見建議,形成“風險隱患通知單”;

根據以上“四單”診斷成果,制定城市更新行動提升計劃及完成時序,并分解落實到對應層級與部門,形成“更新行動計劃表”;

結合城市更新專項體檢對城市病灶與更新資源的空間定位,按照“更新行動計劃表”要求增補完善更新項目,形成“更新項目庫”。

計劃在今年底形成研究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