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之重器是指國璽,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傳國玉璽、傳國寶,秦以后歷代帝王相傳的玉璽,為秦始皇所作,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李斯所寫篆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2、傳國璽貫穿中國歷史長達1500多年,忽隱忽現(xiàn),秦以后歷代帝王爭以得璽為符應。
(資料圖片)
3、確為天下所共傳寶,國之重器。
4、所以出現(xiàn)了玉者,國之重器也。
5、和氏璧是比較有代表意義的玉。
6、名稱:國璽;英文名:Broad seal;用途:"皇權神授、正統(tǒng)合法"之信物;產(chǎn)地:中國;名稱由來傳國璽貫穿中國歷史長達1500多年,忽隱忽現(xiàn),秦以后歷代帝王爭以得璽為符應。
7、確為天下所共傳寶,國之重器。
8、所以出現(xiàn)了玉者,國之重器也。
9、和氏璧是比較有代表意義的玉。
10、瓷雖美矣,然不如玉之美。
11、且不聞無玉不成國;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12、相如舍身輕死,完璧歸趙,遂而漸級入相,有幸執(zhí)國。
13、物之重寶,國之重器,非有貴玉者也。
14、瓷器古為實用,非禮非祀,僅陳藝術之美,而無人倫含義。
15、蠻無玉德,(仁、義、智、勇、潔)本性外放,故不識君子之風,含蓄之美。
16、徒羨艷麗之光,鮮明之色;多慕珠寶豪華,鉆石璀璨而已。
17、實無文化積淀,傳統(tǒng)輕薄,性情飄散所致。
18、然玉雖貴,容可敵國,亦不可帥中國文化。
19、何以故,文化乃活,玉乃靜,實難反映世道人心是也。
20、天地人三才定位,社會乃現(xiàn);物資漸豐,文明既有。
21、文化者精神、物質之實名,乃特重精神。
22、玉雖可人,惜不能言。
23、揣摩當時,如管窺豹,略見一斑,不能賅備實景,故不足為文化之代表。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