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的高效利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著眼“高水平保護、高效率保障”,益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如何有效實現“作風優、措施優、績效優”工作目標?答案就在“持續深化行政審批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里。
“小益小陽”幫代辦卡通形象代言人。
【資料圖】
2022年以來,益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斷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動作頻頻——
出臺自然資源服務發展“硬措施”。該局成立服務“發展六仗”專班,專人專責全過程跟蹤服務。全市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重點民生、鄉村振興和科創項目所需用地應保盡保。
打造“天空地網”綜合監測“加強版”。全市完成695個鐵塔視頻監控點位建設任務,與衛星遙感并聯運行,為自然資源和有關部門業務管理提供“堅強前哨、智慧大腦”。抓好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工作,探索年度變更調查向日常變更調查轉變,提高調查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益陽市不動產中心工作人員熱情辦理業務。
創新建立“沉浸式一線幫扶”工作法。采取實地調研、現場辦公、上門服務等方式,由機關黨員干部組成“幫幫團”下沉到基層,力求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決策在一線落實、形象在一線樹立,抓實抓細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各項重點工作。
主動高效讓服務“有溫度”。按照“五減一優”目標,對行政審批流程再造,組建“專業+貼心”志愿服務專班,緊盯項目申報、規劃用地等重點環節提供“小益小陽”精準幫代辦服務,實現“一窗受理、一站幫辦、一室審批”,讓企業群眾少跑腿,工作人員和“數據”多跑路。
益陽“資規事一次未辦好”專窗。
跑出行政審批服務“加速度”。全面落實不動產登記“一窗辦事”和“一庫一平臺”建設,行政審批服務業務系統無縫對接“湘易辦”,提高審批效率,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入推進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市中心城區房地產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激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新動力”。完善落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將國有土地資產“全領域、全口徑、全覆蓋”納入全民所有土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健全長期租賃、彈性年期出讓、原劃撥土地作價出資(入股)等多元化工業用地供應流轉體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在土地招商合作上“亮實招”。積極推進存量土地的市場化開發,按照“一地一策、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原則,實現“零”糾紛“凈地”出讓,消除開發商土地糾紛顧慮。提供“保姆式”服務,施行個性化方案,著力規劃打造宜業、宜居、宜養、宜學、宜游生活圈,消除開發商市場銷售顧慮,破解招商難題。
益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2022年以來,全市閑置土地處置基數面積1742.12畝,完成處置面積1476畝,處置率達84.74%。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基數面積14933畝,完成處置面積6921畝,處置率達46.35%。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同比下降7.64%。(胡能燦 袁新京)
(益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原載《湖南日報》2023年7月4日05版)
湖南日報|“益陽市‘六個資規’促高質量發展”系列之一“高效資規”提升發展速度
湖南日報|“益陽市‘六個資規’促高質量發展”系列之二“務實資規”優化空間布局
湖南日報丨“益陽市‘六個資規’促高質量發展”系列之三 “擔當資規”抓實耕地保護
湖南日報丨“益陽市‘六個資規’促高質量發展”系列之四 “安全資規”筑牢安全屏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