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下午,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滬硅產業,證券代碼:688126)召開了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就關于公司《2022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的議案、關于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及摘要的議案、關于2023年度向銀行申請綜合授信額度的議案、關于補選公司第二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議案等共計14項議案進行了審議表決。
在當天交流中,滬硅產業總裁邱慈云先生與愛集微就市場與技術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
(資料圖片)
2022年經營成果豐碩
作為年度股東會議,2022年全年經營情況無疑是一大核心議題,年報顯示,由于2022年公司下游半導體產品需求依然旺盛,同時產能進一步釋放,特別是300mm半導體硅片產品的銷量增長顯著,因此滬硅產業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45.95%,突破36億元人民幣,隨著收入增加,公司經營財務指標也同比有較大改善,其中歸母扣非凈利潤一舉實現扭虧為盈。
分產品營收數據看,隨著子公司上海新昇300mm半導體硅片30萬片/月產線全面達產,產能利用率持續攀升,月出貨量連續創出新高,300mm半導體硅片2022年為滬硅產業貢獻營收也達到14.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4.29%,毛利率較上年增加18.52個百分點。
不過轉入2023年,半導體行業轉入明顯下行階段,包括環球晶等海外大廠在內,產業周期也已傳導至半導體硅片供應環節。
根據公司發布的2023年一季報,公司當季營收80298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速已經回落至2.10%,而在需求側遭遇逆風的同時,在供給側,其他本土廠商也正積極布局300mm半導體硅片產能,滬硅產業又是如何看待這樣的市場環境變化?
邱慈云先生表示,去年公司整體銷售的確非常順利,成長也非常快速,其中一大原因是因為產能快速提升,良率也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不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確整個業界進入到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他還指出,雖然當前部分細分市場如新能源車仍然在高速增長,但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需求依然非常低迷,下游客戶的壓力也陸續傳導到了硅片產業:“尤其在前兩年,整個業界景氣非常的蓬勃,硅片也是供不應求的時候,我們的客戶也囤積了不少硅片,這方面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所以今年是比較具有挑戰的一年”。
至于本土300mm硅片廠商的競爭,邱慈云強調,滬硅產業現有產品的覆蓋面比較完整:“不管是在邏輯或者在存儲這方面,我們都有相應比較大的市場份額,而且我們陸陸續續有一些新技術也在成熟、在推廣,所以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
交流中,邱慈云還介紹了公司對海外市場的展望及布局,他表示,過去幾年,海外市場的需求也很強勁,不過公司整體產能不足,主要以滿足國內的需求、國內的客戶作為公司主要目標,不過在今年繼續擴展產能后,滬硅產業也會努力開拓國際市場需求,滿足更多國外客戶訂單,“所以我們看到接下來幾年國外客戶的比例,我相信會逐漸的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滬硅產業子公司芬蘭Okmetic近期也在芬蘭萬塔啟動200mm半導體特色硅片擴產項目,將進一步擴大面向傳感器以及射頻等應用的200mm半導體拋光片產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鞏固Okmetic在先進傳感器、功率器件、射頻濾波器及集成無源器件等高端細分領域的市場地位。
持續助力設備材料國產化進程
面對當下產業周期,滬硅產業300mm硅片擴產項目進度,也順理成章成為外部股東關注的焦點。
目前,滬硅產業子公司上海新昇正實施新增30萬片/月集成電路用300mm高端硅片擴產項目,將在2023年開始逐步投產,最終達到60萬片/月的300mm硅片產能。年報還透露,上海新昇計劃持續通過300mm半導體硅片的擴產和技術升級,以實現能夠覆蓋全尺寸、全品類的半導體硅片產品布局,進一步擴大公司產銷規模、降低單位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優化產品結構,鞏固公司的行業地位與核心競爭力。
對于項目整體進度,邱慈云表示,公司目前仍然保持著戰略定力,持續堅定投入:“我們在新的12寸廠房,基本上也是繼續照著原來的速度在拓展”,他還提出,對逆周期的投資戰略有充分信心,公司產品覆蓋、技術能力都是業界所需要的,整個產業觸底回升以后,未來前景可期。
技術升級,無疑對項目所需的半導體設備材料供應鏈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前滬硅產業方面在業績說明會上也談到,一方面,公司正與國內廠商積極合作,從而促進國產設備在供應鏈的使用;另一方面,公司也非常愿意與全球設備廠商分享中國半導體的機會,目前這兩方面的工作公司都在做。
在今天的交流中,針對外部股東提出的擴產所需半導體設備供應問題,邱慈云同樣進行了正面回應,透露上海新昇過去五年已經在著手設備國產化布局:“其實我們已經有許多設備是用國產設備,我舉個例子,我們最核心的拉晶的設備,這個是我們產業里面類似光刻機,當初被認為需要十幾年的發展才能夠投入大生產線,但是經過我們非常有經驗的團隊的努力,我們現在有國內拉晶爐,在與設備廠商通力合作下,已經進入到量產,也已得到了我們一些客戶的認證上量,所以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即使非常復雜、需要很多新設計的這種設備,我們的團隊也有能力把它國產化,把它經過我們內部和客戶的認證進入到量產。”
邱慈云還透露,除了設備,滬硅產業在國產材料的引進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年報中也提及,2022年公司以國產供應鏈安全和自主可控為目標,在半導體材料產業持續進行縱向的戰略布局,去年1月,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3200萬元,參與江蘇鑫華半導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公司一貫重視與國內供應商的合作,將繼續以股權為紐帶深化業務往來與技術協作,建立、健全國產化供應鏈。
來源:集微網
亞化咨詢重磅推出《中國半導體材料、晶圓廠、封測項目及設備中標、進口數據全家桶》。本數據庫月度更新,以EXCEL表格的形式每月發送到客戶指定郵箱。
中國大陸半導體大硅片項目表(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再生晶圓項目表(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8英寸晶圓廠項目表(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12英寸晶圓廠項目表(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半導體封測項目表(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電子特氣項目表(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半導體濕電子化學品項目表(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晶圓廠當月設備中標數據表(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上月半導體前道設備進口數據表(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半導體大硅片項目地圖(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8英寸晶圓廠項目地圖(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12英寸晶圓廠項目地圖(月度更新)
中國大陸半導體封測項目分布圖(月度更新)
亞化半導體數據庫月度更新,包含最新資訊+最新項目進展,給您展現更全面更深入的中國半導體領域發展現狀。
如需了解或訂閱亞化半導體數據全家桶及年度報告,歡迎聯系:陳經理 18930537136(微信同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