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廣蘭路與祖沖之路交叉口的東南側地塊內,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的泵送,由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承建的軌道交通21號線一期工程廣蘭路站完成了最后一塊底板的澆筑,接下來將開始車站主體結構施工,預計年底實現車站結構封頂。
而在廣蘭路兩側,占地約10萬平方米的廣蘭路地鐵綜合體項目也開始進入緊張的施工中。這里緊鄰著2號線廣蘭路站和正在建設的21號線廣蘭路站,將形成一個集商業、辦公、居住和休閑活動等多種功能的新的城市綜合體,其中還不乏小橋流水的老街風貌。
【資料圖】
東西向、南北向兩條交通大動脈在此交匯
21號線廣蘭路車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沿廣蘭路呈南北向布置,部分區域位于廣蘭公園下方。
廣蘭路站最深處達到30米,相當于往地下造了10層樓,是浦東軌道交通最深的車站之一。據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項目經理梁豐韜介紹,車站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設備層,地下三層為站臺層。并設有換乘通道,與2號線廣蘭路站實現換乘。
據了解,施工工程中,以申通建設集團21號線項目公司為核心的各參建單位,精心組織,超前策劃,強化聯動,多措并舉,在“保安全、高質量、控風險”的大前提下,充分發揮中建八局在資源配置、施工組織、智能建造和綠色施工等方面優勢,保障工程進度穩步高效推進,最終較計劃提前10天完成封底。
“車站底板澆筑完成實現封底,保障基坑安全,減少臺風暴雨對基坑帶來的影響。” 梁豐韜表示,接下來將加快車站的主體施工,預計在今年底實現車站結構封頂。
21號線一期工程從六陳路站至東靖路站,是一條南北向的骨干線路,2號線則是東西向連通兩大機場的交通大動脈。而廣蘭路站作為21號線和2號線的換乘站,將是張江區域實現東西南北交通布局的軸心,通車后將有效均衡網絡客流,加強功能區聯系,服務新區高質量發展。
昔日“城中村”蝶變地鐵綜合體
緊鄰地鐵車站的廣蘭路地鐵綜合體項目是上海市首批立項的城中村改造示范項目,也是中建八局在上海最大的投建營一體化TOD(交通引導發展)項目。
作為城市綜合體,項目涵蓋商業、辦公、住宅、體育公園、張江柵歷史風貌休閑街等多種業態,將打造擁有濱水景觀的城市生態谷,大幅改善廣蘭路地鐵站周邊居住社區和張江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區的商業配套情況,成為張江科學城雙軌交的重要交通、商業中心和新的地標性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廣蘭路地鐵綜合體項目的地塊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地塊內還坐落著一棟優秀歷史建筑(吳家大院),原為吳伯鴻故居,在城市綜合體建設中予以保留。
同時,作為城市更新的典型,在建設中,將盡可能原真性保留原有的小橋流水與老街風貌,結合當下街坊格局,打造富有江南情調的文化休閑街,還原張江柵古鎮風貌,讓老街煥發新的活力。
據悉,廣蘭路地鐵綜合體項目將與周邊地塊形成聯動,形成富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內外交互”“東園西河”景觀。張江古鎮、體育公園、天然河道與園區內部景觀交相輝映,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和諧統一,新老建筑的時空對話將帶給人們時光交錯的體驗。
來源:浦東發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