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糧·置地廣場攜手北京港澳臺僑婦女聯誼會“同心益展”合作簽約儀式,暨袁熙坤公共藝術展開幕式正式啟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次合作在北京市委統戰、北京市婦聯的指導下,以及北京金臺藝術館、北京市婦聯團體會員協會、社會藝術界各位專家老師的鼎力支持中展開。首展儀式中,當代著名雕塑家袁熙坤「運動」系列七項獨立雕塑作品亮相中糧·置地廣場,帶來關于奧運文化、體育精神的深刻藝術探索。
此次袁熙坤公共藝術展,是中糧·置地廣場攜手北京港澳臺僑婦女聯誼會開展常態化合作的開端,以樓宇空間作為展陳平臺,雙方展開跨界合作,引入專業、多元、豐富藝術資源,以「策展思維」創新在地商務場景。中糧·置地廣場不斷開拓人文藝術與商務場景創新融合模式,豐富都市人群智識生活體驗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城市商務地標的人文想象力。
一、關于永恒的賽場瞬間?運動系列作品重磅亮相
在「體育+文化」的精神感召下,雕塑家袁熙坤相繼創作出「運動」系列雕塑作品,將運動員們舒展、自由、進取的競技姿態以及來自奧運賽場的珍貴瞬間,以雕塑的形式凝成永恒。本次于中糧·置地廣場展出的,是《三人滑》、《單人花樣滑冰》、《雙人花樣滑冰》、《冰壺》、《單板滑雪》、《鋼架雪車》等七項作品,它們分別展現各自項目最具代表性的賽場畫面,由青銅或玻璃鋼細致雕塑而成,固態的材質呈現中,仿若有蓬勃舒展的生命力量在流動。
運功系列作品
被譽為「從平面到立體的肖像使者」,奧運精神、環保理念貫穿袁熙坤創作始終,其作品《極地之急:北極熊》和《森林守護神:虎》分別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選作2009、2010 年度「地球衛士獎」獎杯。
運動系列作品
跳出館展的時空束縛,探索更廣闊的藝術主題與思索,借由本次「運動」系列作品展出,中糧·置地廣場期待將藝術盡可能的融入都市人群生活、工作場景,啟發關于生命與成長更深遠的共鳴價值。
二、跨界聯動優質藝術資源?開拓商務空間多元價值
本次「袁熙坤公共藝術展」,是中糧·置地廣場攜手「北京港澳臺僑婦女聯誼會」開展常態化合作的開端。自1988年創立至今,作為市委統戰部主管的統戰社團組織,北京港澳臺僑婦女聯誼會積極組織和參與同港澳臺僑各界婦女組織及姐妹的交流,積極開展同首都各女性團體之間的協作,為社會及統戰工作貢獻巾幗力量。此次與中糧·置地廣場展開合作,雙方旨在通過藝術賦能公共空間,共同豐富城市空間里社會、公益、藝術交流活動實踐。
聯合北京港澳臺僑婦女聯誼會優質藝術資源,充分發揮「策展思維」,聚焦多元化、體系化、常態化的藝術展陳模式,豐富樓宇社交、文化、休閑、商業空間體驗——中糧·置地廣場將樓宇公共空間打造為開放式的藝術展臺,讓商務人群置身于專業藝術賞覽的同時,探索更具成長價值的休閑、社交方式。
在未來,雙方將以中糧·置地廣場為平臺依托,將涵蓋豐富主題、內容、形式的藝術創作資源,引入竹林庭院、U型畫廊、屋頂花園、櫥窗美術館等樓宇公共場景,為公眾提供多元文化內容。同時不定期開展藝術沙龍、文化講座等形式的衍生文化活動,創造公眾與創作者雙向交流的平臺,豐富樓宇在地精神活動。
當辦公環境、日常體驗逐漸變得豐富、生動,結合商務空間內部的「零距離」受眾交互,藝術作品盡可能發揮其美學價值、社會化功能及公益價值,并從中開拓商務空間更廣闊的場景活力與價值可能性。
三、「空間+內容」運營并重?構筑人文商務新生態
辦公人群空間需求走向多樣化,對樓宇運營者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運營服務能力提出新要求,內容與體驗導向的時代,中糧·置地廣場通過將商務生活、休閑社交、文化藝術元素融入無界、融合的開放場景中,為樓宇空間打造優質內容。
依托大悅城體系的商業品牌資源優勢,中糧·置地廣場在樓宇內實現了定制化、精細化、復合化的多元業態結構,包括創新打造的約4300㎡「B1公共空間」,為商務人群提供集藝術、閱讀、生活方式、品牌、LOUNGEBAR于一身的豐富休閑選擇。開業至今,中糧·置地廣場高頻舉辦約40場藝術展、60場文化沙龍,包括以「創意點亮北京」為主題深度參與北京國際設計周、藝術家高孝午「再生」及「共境」專題作品展等,持續以藝術元素、創意靈感豐富職場人日常。同時伴隨不同時令主題開展的中秋有禮、「愛他就要告訴他」感恩父親節、「騎樂無窮」世界地球日活動、冰趣運動會……等一系列繽紛多彩的社群活動,以目標客群的交流、聯結、共創為聚焦,煥發出不一樣的場景活力。
往屆活動藝術展
深耕「空間+內容」重度運營邏輯,中糧·置地廣場重視商務生態與在地文化內容的交融、共生,這為豐富個體、群體、區域精神文化面貌、探索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做出努力,也是大悅城控股「創造城市永續價值、追求可持續性幸福」使命的積極踐行。
未來,中糧·置地廣場將尋求更多跨界合作,不斷引入優質藝術資源,共創樓宇社交、文化、休閑、商業豐富空間內容,提升運營品質,為改善城市人文環境、促進區域文化共建做出貢獻,打造城市文化的新地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