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21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磊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是新時代首都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下一步,北京市將持續精準施策,更好地發揮數字經濟雙循環動力引擎的作用,從五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將系統推進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建設支撐數字原生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城市感知體系,促進數據、算力、算法生態協同發展。持續建設數字城市管廊,率先在重點領域實現智慧城市場景開放的新突破。
二是將創建國家級數據基礎制度先行示范區。向國家層面積極爭取支持北京開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示范區的建設,加快推進數據產權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的先行示范。加快數據知識產權的試點,擴大數據資產的評估范圍,健全數據跨境流動合規模式,探索“沙盒”監管等包容審慎的新型的監管方式。
三是將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新的機遇。加快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設,增強高質量數據的供給能力。探索訓練數據的有效供給及合規高效安全有序地流動,引導推動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推動建立人工智能大模型相關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同時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與互聯網3.0產業的聯動發展。
四是將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快信息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持續提升數字經濟細分領域的產業貢獻度,加強優質企業的招引,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拓展產業能級新賽道,加強北斗、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新產業應用推廣,推動集成電路、重要研發產業項目的建設,高標準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完善數字經濟“一區一品”的發展格局。
五是將夯實市場主體的競爭優勢,持續優化數字營商環境。加強全市數字經濟園區的統籌和規劃建設,支持平臺企業規范健康發展,完善標桿企業的遴選服務機制,完善以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為主體的多層次合作平臺,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的建設。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關鍵詞: